APP下载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校本化架构与实践

2018-05-14张勇卫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核心学科

张勇卫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龙城小学自2010年开办以来,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多措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其中,结合节假日作业单合理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引导学生体育锻炼,一直是集团学校体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自2017年9月学校积极申报成为常州市首批中小学体育综合改革示范学校以来,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家庭作业的价值定位,积极展开校本化的整体架构与实践。

一、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校本化解读

教师与家长对学生作业控制得越紧,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往往会越来越差。长期以来,学生体育家庭作业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常常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多数学生往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分析其原因,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帮助每一个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锻炼能力和良好的健身习惯”是常州市深化中小学体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论,学校体育工作需要打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这样才能使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进而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从这点来说,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也不例外。指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家庭作业主要以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学生、社区等资源,以运动处方自选、问题解决、同伴协同等方式,激活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主体性,让他们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实现自主锻炼、综合提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递进式整体架构

(一)低年级:亲子菜单式——以运动处方自选为主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持久性较弱,也缺乏自我认识与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他们身体素质的差异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个性化指导十分必要。其中,亲子体育家庭作业是该阶段不错的选择。亲子体育家庭作业是以学校提供的《亲子家庭作业菜单》为指导,家长根据学生的体质实际状况选择作业的内容与锻炼的方式。学校提供的菜单从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等方面分别设计了多个锻炼处方,锻炼处方多以亲子游戏为主。如灵敏素质锻炼处方主要提供了亲子摸膝小游戏、手拉手后退跑挑战赛、各种爬行比快、各种形式的剪刀石头布、合作十字跳30秒挑战赛等,不同的年级提供了不同练习次数的建议。由此,一是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学习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二是家长的陪伴让学生有了锻炼的伙伴,感受到了亲情,激发了学生完成体育作业的兴趣。

(二)中年级:自主探究式——以问题解决为主

有研究表明,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识的增强,在作业方面教师和家长控制得越紧学生作业的效果往往会越来越差。到了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体育常识,运动能力也不断提高,适度地利用问题解决式的作业,让他们进行一些自主探究性的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是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并得到整体提升的。

1.教学内容拓展类。教师配合单元教学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学科拓展性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或和其他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作业。如体操、武术等教材的单元教学布置学生创编动作组合、球类等教材进行技术动作组合合作表演和简单战术演练的设计等。

2.体育综合类。结合学校挑战吉尼斯、运动项目主题节、综合体育节等活动开展主题项目作业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身体活动和项目进行学科内和学科外的主题性学习。如四年级侧重吉尼斯项目的学习和进一步完善设计。家庭作业的设计围绕已有的比赛项目,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项目的趣味化设计与练习。对于一些好的项目,通过课上的展示反馈与完善,从而引进到学校比赛中来。如在设计“劈叉”项目比赛的作业中,一些学生设计了劈叉不同人次的挑战接龙赛。通过课上展示交流,大家一致觉得按身高设置组别比赛比较公平。于是,该组学生从比赛方法和规则上进一步完善比赛项目,成功申报了学校挑戰吉尼斯的项目。而后,该班不少学生自由组合努力训练,在随后的挑战赛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高年级:同伴联盟式——以友伴协同锻炼为主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重视让学生成为体育“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教师要多创造让学生和同伴一起锻炼的机会,尤其是比赛的机会。利用友伴锻炼的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在放学后或节假日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锻炼,并使其成为学生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就近组织锻炼联盟,让他们在小区或学校自主针对各类比赛练习技术、苦练战术与模拟比赛,甚至帮助学生在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创建自己的体育俱乐部,成立相关的组织,不定期地自主开展校内外自发组织的比赛。学生在这样的作业中实现了“真合作”,他们自主引进资源进行锻炼与比赛,在赛事的自主策划、组织以及体育比赛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都有了质的飞跃。

三、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整体式关联实施

体育家庭作业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学校体育工作做整体式关联设计与实施,才能提升课外作业的整体效能。

(一)与课堂教学整体关联

一方面,根据各年段学生特点,加强年段化体育作业的整体设计,提高课外作业的年段的层次性与递进性;另一方面,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加强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设计,让体育家庭作业始终保持一定的针对性与新鲜度。课堂多一些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逐渐找到自己体育锻炼的友伴或群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周开展2节课的项目选修课,课中积极开展不同课型的实践。尤其重视比赛课型的研究,激活学生对游戏比赛的兴趣与愿望。由此,真正做到了课堂有指导、课后有作业、课中再反馈与评价,整体设计提高了练习的实效。

(二)与学校活动整体关联

将体育家庭作业与体育大课间、校园体育吉尼斯、体育节、家校开放、体育选修课、社区体育俱乐部,甚至学生综合活动等整体关联。大课间、体育活动给学生自主选修练习的时间,练习并展示体育家庭作业的成果;校园体育吉尼斯、体育节要让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与组织,引入自主探究类家庭作业的学习成果作为项目进行比赛;清明节、劳动节、中秋节等假期作业菜单也将学生体育家庭作业渗透其中。

活动的关联设计首先做到了长程设计,将球类联赛与吉尼斯比赛合理安排到全年的各个季节和每个月,在体育节节点进行年度总决赛与表彰;其次,实现多种形式的创新,与体育家庭作业相关联,创新开展“爸爸妈妈周末来运动”,设计与之相关的项目展开亲子活动。创新开展社区俱乐部球类联赛,让学生以社区为单位组队参加。

(三)与学生评价整体关联

积极开发《龙城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指导手册》,并结合学生评价APP系统设计家庭作业评价系统。让家长与教师随时随地参与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评价,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于一体,评价结果自动纳入学生学期“健康龙娃”评选体系之中。

世界上最好的体育训练营不是在学校,而是在家庭。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为学生丰富的体育生活创设了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情境,也成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社会整合融通,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条纽带。此外,其还是降低近视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体育家庭作业的校本化架构与实践我们永远在路上。

[本文系江苏省第12期教研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7JK12-L079)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核心学科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