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谦:中少十年传奇
2018-05-14陈香
陈香
一年一个亿码洋的攀升,李学谦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一手带到中国少儿出版此前从未到达的高位;更以他绝佳的判断力和长远眼光,在每个关键阶段以重要思想助推中国少儿出版的发展与转型。
意大利博洛尼亚时间2018年4月4日上午,中国正式签约成为2018年博洛尼亚童书展主宾国。中国,站在了世界童书舞台的中央。
签下协议的那一瞬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主席、中国版协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感慨万千。
2007年,第一次到世界最大童书展─博洛尼亚书展的时候,作为中国少儿出版人,李学谦的感受是“很受伤”。展位小,也没有装修,很寒酸,尤其是,欧美强社门庭若市,而中国展区无人问津。
历经五年“苦练内功”,在经济实力和强大原创能力的支撑之下,中国少儿出版征战博洛尼亚的时机已到。2013年3月,经前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司批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次独立组团参加博洛尼亚国际书展,这是中国的少儿出版社首次独立出征博洛尼亚,并首次在欧美大社强社林立的26号馆与他们同台竞技。中国红绚烂盛放于26号馆,此行,中少总社版权输出达37项。
2014年起,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中国出版协会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率中国展团开赴意大利博洛尼亚。中国少儿出版军团集体征战世界最大童书展,从2014年版权输出153项,到2017年版权输出618项,中国少儿出版日益展示了自己对话世界的能力。尤其是,博洛尼亚书展长期以来是由西方话语主导的,然而,随着中国少儿出版不断清晰坚定的发声,随着中国少儿出版市场规模与原创实力的不断展示,中国的少儿出版不断融入世界主流出版圈并掌握规则。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当选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这是国际安徒生奖设立以来出现的首位中国评委;2016年,曹文轩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是国际安徒生奖设立以来的首位中国获奖作家;2018年,中国将成为博洛尼亚书展的主宾国。
中国少儿出版,从“无人问津”的过客,到日益融入世界主流少儿出版圈的“主宾”,李学谦见证和推动了其中的重要进程。他说,从“过客”到“主宾”,关键在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和中国少儿出版的强劲发展。
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十年,正是中国少儿出版黄金十年发展的缩影。
由团中央宣传部长的岗位,到《中国青年报》总编辑,而后社长兼总编辑,再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组书记,2006年,李学谦来到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开始了他人生的出版新征程。从2006年两亿三千万的销售总码洋,到2017年的13亿销售总码洋,一年一个亿码洋的攀升,李学谦将中少总社一手带到中国少儿出版此前从未到达的高位,为中国少儿出版发展之途提供了一个标杆;从当初的公共版权图书、引进版图书、教辅图书为当时中少社的三大支柱,到今天的原创选题90%以上,为中少从传统出版商,到“少儿传媒集团和少儿阅读服务供应商”的跃升,再升级为“少儿文化产业集团”的三步爬坡,提供了强大内容基石;更勿论在他担任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的十年间,中国少儿出版步入史无前例的黄金期,虽然多种前提在起作用,然而,作为中国专业少儿出版的领头人,李学谦以他绝佳的判断力、长远眼光和宽阔的胸怀,在每个关键阶段以重要思想和言论助推中国少儿出版发展与攀升。
回望十一年的出版往事,“我感觉过去所有的经历都没有浪费”。曾经的行政工作经历,锻炼了李学谦的宏观思维能力;曾经的媒体人、研究者的经历,赋予了李学谦立体观察思考他现在投身的出版业的能力。李学谦原来的搭档,中少总社原总编辑卢勤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李社长在最年富力强经验最好的时候,到中少社工作,这是中少社的福气”。
2006年,其时,中少总社还未搬进建国门外、黄金地段的玻璃幕墙的现代化写字楼。在东四胡同里灰扑扑的五层方正小楼里,李学谦完成了他对出版的全面认识。
“来了以后,我首先在想,为什么要有中少社,为什么要有少儿出版。”李学谦首先寻找的是出版的社会价值─出版只有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当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时候,它才是有价值的。“如果说出版就是为了那些码洋,整个加起来也没多大的价值。”所以,在李学谦看来,出版的价值肯定首先不是经济贡献率。少儿出版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需要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孩子需要阅读。其次,图书构成了一个时代整体社会的精神价值体系范畴,更在整个文化产业当中,具有基础性的核心地位。
整整三年时间,李学谦都在摸底、和员工谈话,学习出版,不接受媒体采访,不走向出版前台,甚至这三年时间的春节都在东四中少社的小院中度过。至今,他仍能记得阅读兰登书屋创始人贝内特写的那本书《我与兰登书屋》后,给予他的震撼。贝内特67岁退休,他回望自己创办兰登书屋经历的一句话,在李学谦耳畔萦绕不去:“兰登书屋的可供书目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今后20年内关门大吉,赚到的钱会比现在还多,就像在人行道上弯腰捡金子一样容易。”
李学谦确立了他对出版的认知:做书,就是要不断积累精品版权资源;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一家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其時,整个出版界处在浮躁状态。图书生产过程特别简单,先有选题,然后找到作者,把作者的稿子编辑整理加工编成书,把书卖出去,快速把钱收回来,一个出版过程就结束了。但《丁丁历险记》1932年出版,销售了80多年;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1946年出版,销售了70年,这样一些经典图书不但为人类文化积累做了贡献,更突显出了一条以内容为基石的产业链运营之路。
“我问过咸水乌鸦出版社,林格伦著作14本,一年光是图书版权的收益就有500万欧元,然后还有影视剧的改编、授权,有衍生产品开发的授权,另外还有《长袜子皮皮》的主题公园。以内容为基石的产业运营空间,足够大。”
2006年的中少社并非行驶在康庄大道上。在90年代以来的出版市场化的变革中,如同大多数的老社大社一样,中少社摊子大、负担重,机制和观念老旧,人事矛盾暗流涌动。“新官上任不放火”,半年后,李学谦才在社里抛出第一个主张,“降指标”。
当时的出版界都在大谈“跨越式发展”,李学谦此举,可谓逆潮流而动。但蹲下来,是为了跳得更高更远。
2006年的中少总社,也是当时大部分少儿社发展的缩影。一年500种图书,教辅图书占了260种,剩下240种主要是古典文学名著改编、引进版等,原创图书比重很少。图书出版靠教辅,教辅是跟书商合作;期刊当时发行还比较好,量比较大,但期刊是给两个经销商总发。李学谦问:“一旦这两个拐杖撤走了,我们还会走路吗?”
“出版的本质就是知识积累、是知识产权。”早在2006年,李学谦就意识到原创对中国少儿出版的重要性,号召中国少儿出版从“卖产品”到“卖产权”,“由传统出版商向内容供应商转变”。在此一观点的体认下,李学谦从2007年开始调整出版结构,首先是压缩教辅图书。原来教辅260个书号,到2009年开始,一个书号都不给了。
其次,整合出版资源。其时,中少旗下的《幼儿画报》,月发行量超100万份,2007年,李学谦决定依托强势期刊整合其他低幼期刊,成立低幼读物出版中心,开发系列图书产品,包括此后依托内容产品延伸的婴幼童衍生用品。当时,社里还有人问李学谦,为什么不叫低幼期刊出版中心;而现在,所有人都明白了社长的长远用心。
2009年,中少依托月发行超百万册的名刊《儿童文学》,成立儿童文学读物出版中心,年推新作家新作品数百种,极大丰富和提升了中国少儿出版的原创实力。以原创为基础,以品牌为依托,通过内容价值的最大化来发展出版产业链,这就是当时李学谦的所思所想。
与整合内容资源齐头并进的,是“撤拐”。当时合同约定是,2008年12月31日到期。李学谦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上午,中少党组开会,决定把渠道收回来,当时中少分散办公,期刊主要在左家庄那边。李学谦下午两点去宣布,刚宣布完,就汶川地震了。当时,下边一片哗然,“汶川地震,社长你给闹地震”。李学谦理解员工的心情,书商按照每年利润递增8%的速率来开委印单,发行有别人操心。然而,停掉总发代理后,2009年,《儿童文学》的发行量就由四五十万、三四十万涨到八十几万,第二年达到月发行107万册,账面上一下多了几百万现金。
一旦市场竞争和现代管理的意识被激发,机制变革的进程加速,其内容与品牌的积淀就开始发挥巨大的威力。这再一次证明,内容产业需以内容的创新和运营为基石。2011年,中少的总销售码洋规模可达七八亿元。此年9月,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开业,就坐落在建国门外大街丙12号,中少总社的新办公大楼里。这个融合了图书零售、阅读推广、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青少年主题书店,寄寓了李学谦对中少社由“十二五”跃升至“十三五”的期望,即,由少儿出版传媒集团向少儿文化产业集团的变身。
从明年开始,大世界要进行品牌输出。整个零售业态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有能够聚拢人气的业态输入,也可能两三年,大世界能有八九十家连锁。“这样的话,我们服务就有网络了。”
就在2011年,李学谦提出了中国少儿出版发展阶段的三步走,从传统出版商,到“少儿传媒集团和少儿阅读服务供应商”的跃升,并在内容运营的基础上,升级为“少儿文化产业集团”,回头来看,他的判断无比准确。多家少儿出版社已经纷纷易帜为少儿出版集团,极大提升了中国少儿出版的品牌溢价和运营疆界。
李学谦常说,出版是个小行业,文化是个大产业,出版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它必须主动向文化产业延伸。然而,中少总社践行的将是专业化发展路径。“出版集团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资本为核心,通过资本的不断增值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现有很多出版集团,走的是这个路子。中少集团化发展的方向则是实现专业集团化发展,以內容为基石,通过出版产业链的延伸来实现自己的规模发展。”
2014年,在审慎观察中国少儿出版的发展模式,意识到粗放式的规模增长不可持续,要素投入、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负面效应高企之际,李学谦提出少儿出版的“提质增效”路,并成为少儿出版界的共识。而中少的发展,也已步入“一体两翼”新阶段,即以传统出版和内容生产为体,以阅读服务和数字出版为腾飞之翼。
李学谦正在考虑的,是阅读服务和数字出版的资本化。“要开发数字产品,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不在出版企业,而在社会上的各种互联网公司中。所以,一定得要通过资本化,通过跟别人的合作,把生产要素引进来组合起来,然后做大。”李学谦的展望是,如果这两翼都实现了资本化的话,中少总社可以继续存在,做控股集团。“当然,可能未必在我手里面实现了。”
李学谦还想提醒少儿出版界的是,整个传统出版的需求分层,渠道也在分化,而少儿出版,目前还停留在以满足大众市场阅读需求为目标的大众读物产品群上。实际上,少儿出版不仅仅是大众出版,还包括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的功能。比如中少总社正在打造的校园读物产品群,如中国古代文化通史,还有适应部编版语文教材需要的阅读材料等,直接对接校园;中少正在开发的少先队读物产品群,是少儿出版的“专业出版”。
李学谦并不讳言,现在已近退休年龄。让他欣慰的是,11年持续心血浇筑,中少,包括中国的少儿出版,以其自身的成长回报了李学谦。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