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目前形势下如何提高滨州地区黄河水资源利用率

2018-05-14王栋李伟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共享水资源黄河

王栋 李伟

摘 要:通过分析滨州地区非农业供水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引黄供水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的各种原因,提出利用加强合作、建立新的水价定价机制以及利用目前利用大数据进行资源共享,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信息共享

1 前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黄河下游尤其是河口三角洲地区面临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严重的局面,黄河出现断流的情况,从1991年利津出现13天断流到1992年发展到断流83天。作为地处“八五”计划中重点开发的八大片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滨州黄河管理部门,承载着除滨州地区重要粮棉产地农业灌溉任务外,同时将为滨城区、沾化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博兴县、邹平县五县二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70多万的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的任务。

滨州黄河河道长94公里,两岸堤防144公里,黄河滩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作为“母亲河”,94公里长的河道两岸,滨州黄河管理部门为服务于滨州地区农业、工业、居民生活、景观建设等修建引黄水闸14座。1990年至1999年,滨州利用引黄水闸引蓄黄河水共计134.8亿立方米,年均13.4亿立方米,年均用于非农业水3.5亿立方米;2000年至2009年,滨州利用引黄水闸引蓄黄河水共计103.7亿立方米,年均10.3亿立方米,年均用于非农用水4.1亿立方米;2010年至2017年,滨州利用引黄水闸引蓄黄河水共计119.7亿立方米,年均11.9亿立方米,年均用于非农业用水6.9亿立方米。非农业用水在过去的27年间,每十年作为一个周期,处于稳步增长的过程,尤其是2010年至2017年的8年间,同期比上个十年用于非农业的水量年均增长68.3%,增长幅度较大,说明滨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用水量巨大。相反,农业用水在逐渐有所减少,由此产生的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呈现较明显,如何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目前,滨州地区黄河水的利用主要是有滨州黄河河务局来进行管理,滨州黄河河务局管理着滨州沿黄的14座引黄水闸,对应着14个地方的引黄灌溉管理部门,黄河管理部门与地方灌溉部门对黄河水的利用主要采取如下方式:

2 黄河管理部门与用水部门分别管理

滨州黄河管理部门为滨州黄河河务局,滨州黄河河务局在进内建设14座引黄水闸,分布于滨州境内黄河两岸,承担起滨州全境的农田灌溉、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用水任务。用水部门一般为每座引黄水闸所对应灌溉管理局,灌溉管理局建设有比较完善的供水渠道,贯穿于滨州境内,承担起滨州全境的农田灌溉用水和具体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单位的用水任务。由于分级管理,黄河管理部门与地方灌溉管理部門属于同级管理单位,无隶属关系,仅仅存在业务合作关系。

截至目前,滨州境内利用黄河水的方式一直是由地方灌溉部门根据具体用水户的需求,向黄河管理部门进行用水申请,黄河管理部门根据黄河水量的情况,利用沿岸的引黄水闸调整流量,向地方灌溉部门供水。

由于黄河管理部门和用水部门分别隶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单位,黄河管理部门受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政策的影响,必须遵守最严格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制定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

另一方面,地方用水管理部门由于想不制约地方经济的高度发展,具体用水单位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用水企业等生产部门逐年的扩大生产,用水量节节攀高,造成用水量逐年出现较大范围的增长,由此产生黄河管理部门因水资源的缺乏而实施水资源利用的控制减量,而地方用水管理部门水资源的需求逐年的提高而产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突出。

3 严格遵守水资源的有偿使用

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征收范围、对象、标准和程序征收,确保应收尽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或停征水资源费。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严格依法查处挤占挪用水资源费的行为。

2000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水费征收价格法案,引黄渠首水价农业用水价格按照国家计委计价格[2000]2055号文件规定:黄河下游引黄渠首供农业用水价格4至6月份1.2分/立方米,其他月份1分/立方米。非农业用水价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发改价[2013]540号文件规定:4至6月份0.14元/立方米,其他月份0.12元/立方米。

水资源有偿使用产生如下问题:

3.1 黄河管理部门存在问题

根据发改委的水费定价机制,农业水和非农业水价格相差12倍,黄河管理部门为争取水资源费的收取最大化,严格按照各项国家制度的要求,利用现有的引黄水闸以及地方灌溉部门的供水渠系,尽可能的实现非农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两水分供,两水分计。但不管是农业用水还是非农业用水都需要根据各个地方灌溉管理部门的要求,都必须在同一座引黄水闸,同一条灌溉渠道进行引水,由此必然会造成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的划分存在重大难度,容易造成黄河管理部门与地方用水管理部门产生水性质的纠纷。

3.2 用水管理部门存在问题

地方用水管理部门为滨州市各个灌溉管理局,是直接与黄河管理部门合作的机构,灌溉管理局根据自己的地域分布,负责各自地域的农田灌溉用水和联系滨州地区各个生活或工业用水单位的非农业用水任务,但不论是弄也用水还是非农业用水,供水渠道共用一条,并且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最终区分任务由各个灌溉管理局承担,灌溉管理局水价利益问题,当面对黄河管理部门时,会尽量提高农业用水比例,减少非农也用水比例,减少经济支出。因此造成地方管理部门与黄河管理部门产生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比例的矛盾。

4 引黄供水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该如何解决

人民治黄以来,滨州黄河河务局在沿黄渠首相继建设引黄涵闸14处,近年来年均引水约13亿立方米。在创新实施两水分供的基础上,商业直供水项目近年来快速发展,有力保障了地方经济社会用水新需求。2005年起,山东黄河供水创新实施两水分供并在全省推广,渠首农业、非农业供水机构得到有效调整。但是近几年滨州地区非农业供水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引黄供水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这个难题怎么破。

(1)黄河管理部门与地方用水管理部门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地方用水管理部门更加深入了解黄河管理的各项目标任务,通过各种途径详细了解黄河水量调度机制,同时黄河管理部门深入一线,更加充分了解各个渠道流域各种用水需求。

(2)《黄河渠首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实施,黄河下游渠首工程的供水水价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水水价制度是在2000年制定完成,一直延续至今已经走过了17年,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过去的机制已经与经济的发展脱轨,因此建议各级部门完善黄河渠首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制度,需要综合考虑黄河渠首水利工程供水的特点,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黄河渠首水价规制体系,完善黄河渠首供水价格管理制度,须建立统筹各方利益的黄河渠首价格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云鹏,刘长军.现代化水网规划与管理[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时,2014.

[2] 陈小江等.黄河年鉴2013[M].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年鉴社,2013.

猜你喜欢

信息共享水资源黄河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黄河
基于WebGIS的合肥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研究
中国铁水联运信息系统物理框架设计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