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牙膏 大学问

2018-05-14温超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牙膏泡泡牙齿

温超

很多老师都曾遇到孩子们在卫生间聊天的状况。但是,“堵”往往效果不佳——老师费心费力,孩子也不高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中班第一学期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开始变“堵”为“疏”。

升入中班,孩子们吃完午餐后要从漱口改为刷牙。刚开学的一天,午餐后,孩子们聚在盥洗室里,相互闻着、说着各自带来的牙膏是什么味儿的。微微说:“我的牙膏是草莓味的。”妮妮争着说:“你快闻闻我的,我的是苹果味的。”……甜蜜快乐的分享早已让他们忘记了此刻的任务,等待刷牙的孩子越来越多,原本就不大的盥洗室变得越发拥挤。

我知道牙膏的秘密

此刻,我有点纠结,不知道要不要上前引导他们先刷牙。边观察边考虑了一会儿,我最终决定继续倾听、参与讨论,对他们此刻的兴趣有所回应。我好奇地问道:“孩子们,我听到你们在说自己的牙膏是有味道的,都是什么味的呀?”

听我这么一问,果果拿着牙膏跑到我面前说:“温老师你闻闻我的,我的是哈密瓜味的。”美伦说:“我的是草莓味的。”敦敦说:“我的是香蕉味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发现他们对牙膏的味道非常感兴趣,而且能清楚地分辨出不同的味道。

我惊讶地说:“哇哦!原来牙膏还有这么多的味道呀!除了味道,还有别的不同吗?”孩子们纷纷仔细观看。溪溪说:“温老师,你看我的牙膏是粉色的哦!我最喜欢粉色的了,它是桃子味儿的”。诚诚说:“我的是绿色的,和哈密瓜是一个颜色的,所以它是哈密瓜味道的。”孩子们很快就将牙膏的味道和颜色联系到了一起。

我接着诚诚的话说:“哦,原来牙膏的味道和颜色是有关系的!谢谢你告诉我这个秘密。你们还有什么新发现呀?”懒龙说:“我的牙膏是软软的,放在嘴里还甜甜的呢。”诺诺跑到我身边说:“温老师,你知道吗?我的是薄荷的哦!我用的时候有点辣辣的,妈妈说那就是薄荷。”说完,她把牙膏放到我的鼻子前:“你闻闻。”我顺着诺诺的话说:“对呀!含有薄荷的牙膏用起来嘴巴里会感觉很清凉,有些人会觉得有些刺刺的、凉凉的。薄荷有抗过敏、消炎、抵制细菌的作用呢。”

就这样,我们一边刷牙,一边思考、分享。在一连串的感知中,孩子们对牙膏的认识从味觉扩展到视觉、质感,甚至建立起不同领域认知间的联系,收获真不小呢!大家都刷完了牙,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对手里这管小小的牙膏产生了很多好奇。为了孩子们能按时就寝,我对他们说:“温老师知道你们能说出很多牙膏的小秘密,还有想问的问题。那就请你们好好想一想,睡醒之后再来讨论。温老师也知道一些牙膏的秘密,等下午讲给你们听,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带着对牙膏的好奇,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我则开始忙碌地上网查找牙膏的相关知识。

我想知道更多

午休时间结束,阳阳睁开朦胧的睡眼就问:“温老师,你不是说要给我们讲牙膏吗?”听到这儿,孩子们全都精神了起来。看到一双双好奇的小眼睛,我欣喜万分,因为我知道这次抓住了孩子们的共同兴趣。

孩子们大都比平时快地穿好了衣服。微微拿着上衣跑到我身边:“温老师,您能帮我吗?”我拉着她的衣角,她小声地说:“温老师,你真好,我爱你!温老师,你知道吗?牙膏放到嘴巴里是软软的,用牙刷一刷就会有泡泡,白色的哦!”

添添也来找我帮忙说:“温老师,我想知道牙膏怎么都不一样呢?”我笑着回答:“那是因为不同的牙膏有不同的作用,一会儿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陆妞听到小朋友的询问也跑了过来:“温老师,我想问你,你知道牙膏为什么能保护牙齿吗?妈妈说不好好刷牙就会有蛀虫。”乐宝问:“为什么牙膏那么香呀?我刷牙总爱闻它的香味。”看来,孩子们的疑问还真是不少呢!

吃完午点,孩子们还聊着牙膏的话题,我顺势将中午找到的一些牙膏图片跟他们一起分享,没想到孩子们知道的还不少呢。有的知道含氟牙膏能更好地保护牙齿,小蛀虫最害怕;有的知道中草药牙膏,妈妈牙龈出血时就用它;有的牙膏品牌叫黑人,爸爸却说可以使牙齿变白……

孩子们还提到,有的牙膏中有小颗粒,但是不知是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鼓励大家回家询问更多的人或者共同去查找资料。

孩子们回家后,纷纷和家人分享牙膏的秘密。有的和家人比赛看谁刷牙又快又干净。有的和妈妈去超市,认识更多的牙膏,同时挑选自己喜欢的牙膏。

亲手试试才知道

在班里的科学区,我发起了“牙膏保护鸡蛋”的小实验。鸡蛋好比我们的牙齿,放在醋里会怎么样?有牙膏保护的鸡蛋和没有牙膏保护的鸡蛋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我们的好奇之旅开始了。孩子们就像给自己刷牙一样,小心翼翼地给鸡蛋壳涂抹上牙膏,然后将有牙膏保护的雞蛋和没有牙膏保护的鸡蛋分别放在装有白醋的罐子里。马上,两颗鸡蛋都有了反应。孩子们兴奋地大叫:“快看呀!有泡泡出现了!”谨慎的坤坤说:“会不会爆炸呀?”生活经验颇多的敦敦说:“不会的,你看它多像可乐呀!可乐一摇就会有这样的泡泡。”诺诺说:“它会被泡大。”顶顶说:“没有牙膏的鸡蛋泡泡好多呀!”顶顶的一句话引发了孩子们更细致的观察。微微猜想:“我觉得鸡蛋会变软的,泡在水里时间太长,东西就会变软。”大廓猜想:“我觉得两个鸡蛋会变没有了,跟着泡泡跑掉。”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每天来幼儿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科学区,看一看鸡蛋的变化。诚诚发现,鸡蛋的上面又有很多泡泡。微微发现,鸡蛋的颜色变白了。陆妞发现,没有牙膏保护的鸡蛋变得特别软,还滑滑的。而有牙膏保护的鸡蛋却出现有的地方硬、有的地方软。

大家好奇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敦敦发现,原来是因为有的地方牙膏掉了,就被醋软化了,而牙膏没有掉的地方就是硬硬的。

看来,牙膏真的可以保护鸡蛋!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牙膏的作用。从此,孩子们更爱刷牙了,每一个角落都要刷到。关于牙膏新秘密的探索孩子们还在进行着,孩子们的新想法还在继续着,我们也会跟着他们一起继续探索。

反思

孩子们热情投入的状态让我感到欣喜。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牙膏和保护牙齿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着科学探究的精神,发展着认真观察、大胆猜想、勇于表达的学习品质。

1.变“堵”为“疏”,顺应幼儿的兴趣、需要

“堵”得住孩子的口,“堵”不住孩子的心。为什么不接纳孩子的行为,顺应他们的兴趣,“疏”导并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呢?一旦变“堵”为“疏”,我和孩子们都很舒服,一日生活也变得舒畅。

2.变“教师讲述”为“幼儿体验”,顺应幼儿的学习方式

以前要是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我会精心备课,或是邀请经验丰富的大夫来给孩子们上课,把相关的知识尽心尽力地传授给孩子们。这一次,我想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提到:“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要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所以,当孩子们自发探索时,我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幼儿通过多种感官认识牙膏,从实验中直观感受牙膏的功效,从而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孩子们知道了如何认知事物,如何探究、发问、分享答案……不仅建构了新的认知经验,还积累了认识事物的方法。

3.变“灌输”为“渗透”,挖掘生活小事的教育价值

即便是平常的生活环节,也能带给孩子们最真实的感受,蕴含着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其实,教师不用刻意创设教育情境,可以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也不用着急灌输给幼儿知识、技能,而是可以通过日复一日的生活慢慢渗透。教师要做的就是在生活中敏锐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学习更好地生活。

活动还在继续中,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激励着我,使我感受到他们本来的热情。我要陪伴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牙膏泡泡牙齿
巨型泡泡
牙膏的妙用
可怜的牙齿
动手做个方泡泡
和鱼一起吐泡泡
新牙膏
如何保护牙齿?
牙刷牙膏二合一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牙膏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