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XCEL的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工具
2018-05-14李雨辰
摘要:基于EXCEL,设计了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工具。经验证,计算结果准确。在某小区采暖工程中得到应用。本计算工具直观简单,使用方便。
关键词:热水采暖;水力计算;EXCEL
采暖系统设计中,水力计算是确定管径、确定系统阻力及选择水泵的依据。水力计算可采用查表法,一般设计手册都提供相关表格;或者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如鸿业、天正等辅助软件计算就采用了公式计算。
设计手册提供的表格可能仅限于某几个温度、几个管径下的数据,超出此范围就无法查表。水力计算中,往往会调整管径,重复计算较多,所以查表法很不方便,计算效率不高。公式法可适用于任意温度工况、任意管径,方便计算。除了采用商业软件计算,其实水力计算还可以利用EXCEL实现。
EXCEL是广为流行的表格软件,它提供了大量的计算函数;具有公式编辑的功能,在某一单元编辑需要的公式,公式可以引用任意單元的数据,计算结果随时更新;拖动功能可以实现数据填充。采暖系统水力计算完全可以采用格式固定、规范化的列表计算,因此笔者在工程实践中采用EXCEL实现了水力计算自动化。
1.2 局部阻力计算
局部用下式计算
2 物性参数计算公式
水力计算中,密度和粘度根据水温而变化。一般计算中采用查表。为了减少插值计算量,笔者对0130度范围的密度和粘度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分别得到以下计算式
3 计算表格设计
采暖工程可能用到钢管和塑料管/铝塑管,其摩擦系数计算公式不一样,因此针对钢管和塑料管设计了两张计算表格。
钢管计算表格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础数据部分和 计算部分。基础数据部分已经录入了物性参数拟合公式系数。该部分需要输入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平均温度、密度、年度则编辑公式自动计算。计算部分横向15列,依次内容为:管段号(输入)、负荷(输入)、流量、长度(输入)、公称直径(输入)、内径(输入)、流速、雷诺数、摩擦系数、比摩阻、沿程阻力、局部阻力系数、局部阻力、总阻力及备注。其中除了注明输入的数据都需要编辑公式计算。
塑料管计算表格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基础数据部分和计算部分。基础数据部分与钢管一样。计算部分横向17列,依次内容为:管段号(输入)、负荷(输入)、流量、长度(输入)、公称直径(输入)、内径(输入)、流速、临界雷诺数、雷诺数、相似系数、摩擦系数、比摩阻、沿程阻力、局部阻力系数、局部阻力、总阻力及备注。其中除了注明输入的数据都需要编辑公式计算。
作为模板,所有计算公式已经全部编辑完成,应用时只需要拷贝模板,另存为工程文件,然后编辑、拷贝计算表格中的行即可。需要说明,计算中单元格的引用有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有的数据在所有计算中时固定的,比如供水温度tg放在D6单元格,引用时就用指明绝对位置,即$D$6。增加行时,有的数据需要自动变换,就采用相对引用,比如,在19行开始计算,雷诺数放在I19单元,比摩阻放在J19单元,计算比摩阻时需要用雷诺数,就直接引用I19单元,而不是$I$19,把19行拷到20行时,比摩阻单元的计算公式自动就会引用I20单元。
钢管比摩阻计算有两个公式,需要用EXCEL的IF公式进行选择计算。
4 验证与应用
对钢管、塑料管计算进行了验证。教材的算例,供回水95/70℃,热负荷74.8kW,管子长15m,d=40mm,局部阻力1.5,其总阻力1891Pa,本文计算结果1915Pa,偏差1.3%。规程列出的塑料管数据,水温60℃,流量652.36kg/h,塑料管内径20mm,其比摩阻226.53Pa/m,本文计算结果227.16Pa,偏差不到1%。因此认为,本方法计算准确,可用于工程实践。某小区117栋住宅,末端采用地板辐射采暖,小区设热力站。笔者进行了负荷计算,末端配管、小区管网设计、热力站设计。其中水力计算即采用本文工具进行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计算结果如下:最不利环路最远户内盘管末端阻力13.76Pa;最远建筑立管阻力14.36Pa;小区管网阻力207533Pa;热力站内阻力99250.1Pa;总阻力306783.1Pa即31.1m水头损失。
5 结论
(1)基于EXCEL,设计了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工具。(2)采用教材及规程数据进行了经验证,计算结果准确。(3)在某小区采暖工程中得到应用。(4)本计算工具直观简单,使用方便。
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第2版)[M].2008.
[2]邓立强.应用Excel 编制供暖空调管路水力计算表[J].暖通空调HV&AC,2007,37(9):120130.
[3]贺平,孙刚.供热工程[ M] . 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4]刘学来,李永安.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快速水力计算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19(3):3739.
[5]住建部.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l42—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04.
[6]章熙明.传热学(第6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14.
[7]张志涌HYPERLINK"http://search.dangdang.com/?key2=%D5%C5%D6%BE%D3%BF&medium=01&category_path=01.00.00.00.00.00"\t"_blank",杨祖樱HYPERLINK"http://search.dangdang.com/?key2=%D1%EE%D7%E6%D3%A3&medium=01&category_path=01.00.00.00.00.00"\t"_blank". MATLAB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HYPERLINK"http://search.dangdang.com/?key3=%B1%B1%BE%A9%BA%BD%BF%D5%BA%BD%CC%EC%B4%F3%D1%A7%B3%F6%B0%E6%C9%E7&medium=01&category_path=01.00.00.00.00.00"\t"_blank",2015.
[8]杨凤翔,翟瑞彩,孙晶.数值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李雨辰(1992),男,汉族,本科,现任职于四川溢峻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