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的本土化研究

2018-05-14常慧娟

科技风 2018年11期

常慧娟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起源美国,将教学流程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是教育界的重大变革;但是由于中美文化存在着重大差异,如何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我国本土,从而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本土化研究策略;家校翻转;校内翻转;课内翻转

1 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近年来教育界普遍的关注热点,它曾被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2007年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教师为了解决部分学生由于缺课导致跟不上教学进度的问题,使用录屏软件录制演示文稿和教师讲解视频,然后将视频传到网络,以此帮助学生补课。

翻转课堂的实施条件包括:首先,要有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其次,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基础,以及较强的学习自觉性。

翻转课堂的两个关键点分别是:第一,课外发生了真正的、深入的学习;第二,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们交流学习经验和观点,由此能够深化学生的认知。毋庸置疑的是,翻转课堂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翻转课堂的高效是通过“预习时间最大化”和“课堂时间高效化”的共同合作实现的。

2 中美文化差异比较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一种文化的共享,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比较中、美的文化差异[1],从而更好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我国的教学事业中。

2.1 群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中国文化提倡群体的文化,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責任与任务,例如我们常说的“少数服从多数”、“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等;西方文化崇尚个体的文化,重视人性的培养,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2.2 伦理文化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对中国的社会和人们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人们判断是非的重要标准,由此形成了维古维上和崇尚权威的思想;而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有一句著名的话:“人人生而平等”,从这个简单的句子中不难看出,平等的意识已渗透到了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美国人的思想意识中了。

2.3 行为观念差异

中国的行为文化主张带人接物调和适中、不偏不倚,排斥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态度和做法,体现了儒家文化的著名思想—中庸之道;美国的行为文化提倡新颖、独特的风格,追求个体的差异,鼓励创新,造就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模式。

3 翻转课堂的本土化研究

21世纪初期,翻转课堂迅速扩展至全球,作为一项能够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的变革,它对全球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内学者张渝江认为,翻转课堂是由教师录制视频,学生在课堂外的环境下观看并学习视频,然后师生在课堂上交流、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2]。金陵提出,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上课,完成知识吸收、知识内化两个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3]。

此外,国内外的大多数学者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混合式学习方式,它包括了课前的网络学习和课堂的面对面学习,在本质上是将面对面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的混合教学模式;也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构建主义的学习”的混合学习方式[4]。

翻转课堂的本土化[5]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中美翻转课堂的实施存在着一些差异。目前我国的翻转课堂呈现了以下几种模式:

3.1 家校翻转

课前由学生在家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使用教材自学、使用慕课学习等,并提出问题;接着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分析学习成果,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纠正错误;家校翻转模式要求学生家中具备一定的技术环境来支持“先学”。

3.2 校内翻转

校内翻转是根据课时安排,在校内完成基础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此时技术环境由学校来保障;校内翻转和家校翻转的差别在于“先学”的提供者及所处环境不同;校内翻转是整个阶段全部在校内完成的翻转方式,与它相似的另一种翻转模式是课内翻转。

3.3 课内翻转

课内翻转指的是将一课时的教学分为两个部分来实现整个的翻转过程,其中前半节课,学生使用慕课资料进行自学,整理学习所得,提出遇到的、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在后半节课,学生通过分组交流、教师辅助、巩固练习来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内化,并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 结论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它的出现和成功具有着特定的教育文化背景,鉴于中、美文化的差异,翻转课堂本土化研究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研究课题;本文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完成的。

翻转课堂本土化的三种翻转模式是更适合中国教育的教学模式,更符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化教学方式,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必不可少的预备知识,将翻转课堂与慕课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先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增加教师的专业素养储备,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是本课题的最终研究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晓宏,党建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基于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比较的视角.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2]张渝江.翻转课堂[EB/OL].http://www.eqilai.com/blog1281719840.html,2012,1.

[3]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

[4]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14,7.

[5]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电化教育研究,2015.6.

课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6G577)《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