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展“三立”
2018-05-14李忠双
李忠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青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通过努力更好成长、更好发展需做到“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
青年发展需要立德
需要树立理想、坚定信仰明大德。青年明大德需要铸牢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青年明大德还需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自觉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需要恪尽职守、夙夜在公守公德。青年守公德需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坚定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积极倡导和培育诚信品格,努力打造公德为上、事业为重、与人为善、奉献为荣、公正为标的思想境界。
需要克己自律、自察自醒严私德。青年严私德需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做到“三慎”即慎獨、慎初、慎微;“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律。通过进行认知、判断、评价,建构自身的道德思维方式,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中,理解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思考如何把这些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应用到现实的道德情境中,使之适应不同的道德环境,进而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青年发展需要立功
需要干成事业。青年干成事业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做出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和平年代也有风雷激荡,平常事业也见操守气节”“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青年农民科技兴农提高农业产量就是干成事业、青年工人改进技术成为岗位能手就是干成事业、青年学生刻苦努力金榜题名就是干成事业、青年企业家依法兴企回馈社会就是干成事业、青年干部兢兢业业为国奉献为民造福就是干成事业。
需要建立制度。一是提高制度意识,充分认识到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制度建设是一个包括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等内容和环节在内的一个动态的、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而不能将它的内容、环节割裂开来,孤立地、僵化地、静止地认识制度建设。二是立足工作需要,符合客观实际,不仅要制定实体性制度,而且要制定程序性制度;不仅要制定制度而且还需要根据客观情况变化、工作实际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使各项制度相配套,做到单个制度科学,整体制度合理。三是抓好制度的执行。既要明确规定怎么执行制度,也要明确违反制度该怎么办,实施全面有效监督,形成监督合力。
需要培养人才。新时代青年立功不仅需要通过干成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更需要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锻造可用之才。培养人才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加强岗位交流多岗位锻炼提高人才工作能力;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通过完善干部选拔、培养、考核和使用机制选贤任能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通过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等方式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青年发展需要立言
需要立“高言”。立“高言”并不是说青年都要著书立说,立一家之言,成一门学派,而是说青年要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做事的感悟、实践的体会进行总结、凝炼、提炼,上升到哲学、学术、理论的层面去审视、理解和把握,善于辩证思考、理清逻辑关系、讲明哲理道理,形成对于学习、对于工作、对于人生具有普遍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哲理性认识、逻辑性思考、辩证性方法。青年立“高言”,需要坚持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需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切实增强认识、感悟、言论、著述的科学性,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论而有据;需要体现胸怀,不断开阔眼界,打造人生大格局,树立远大理想和高远志向,才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需要立“真言”。青年立“真言”是指谈观点、说想法、发表言论,要从客观实际总结而生、从自身感受凝炼而来、从切身体会升华而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青年立“真言”需要“真情实感、真实感受、有感而发、由衷而谈”,而不能“无病呻吟、装模作样、矫揉造作、装腔作势” 。青年立“真言”,需要字字都是真,句句总关情,才能感动青年、感召青年、启发青年、影响青年。千道理万道理,青年接受才是真道理。如果不能与青年一同探讨生活的真善美,一同讨论人生的不如意,就不能令青年感动、令青年喜欢、令青年接受、令青年信服。
需要立“简言”。要言不烦,大道至简。青年立“简言”,需要简单明了、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使青年易学、易会、易懂;切忌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晦涩难懂。立“简言”需要运用青年喜爱的语言、青年乐于接受的方法、青年喜欢的形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恰如春风化雨,蕴道理于无形。立“简言”需要把大道理寓于生活的小道理之中,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由深变浅,使广大青年产生心理认同,真正达到帮助青年、启发青年、引导青年、激发青年的目的。
(作者系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