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2018-05-14
“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73年前,著名的历史周期律之问回响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定会以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来回答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之问。
两会期间,受访的代表、委员纷纷谈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强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定会以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来回答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之问。
绷紧弦
“大学生出题,初中生填表。”
3月11日晚,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接受采访时,用了这样一句话概括其在基层扶贫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
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王远鹤找有关部门要来到户扶贫表。“我一看,高中毕业但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人都填不好,农民怎么填得好?”他说,这说明到户扶贫表不接地气。
王远鹤还注意到,在基层机关干部中,一个人有五六个本子,考核时以本子论英雄。
“针对‘本本主义的新形式,我们采取‘一个本子管到底的做法,突出结果导向,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王远鹤透露,咸宁通过推行“争高线”“守底线”“到一线”的“三线工作法”扭转干部作风,得到百姓拥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能干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挑战,从严治党只能更紧、不能松劲。
“群众更多关心身边的腐败问题。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才能从根本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王能干说。
抓持久
18年前,农科村就有一个针对村干部的党风廉政“五不准”——不准到餐馆“私吃公报”;不准在村内企业搞股份;不准亲属当属下;不准为企业推销产品拿回扣;不准用公款钓鱼。
上任第二年即提出“五不准”,王能干说,这些“不准”的矛头更多指向自己。
王能干率先将村里的轿车卖掉抵集体所欠债务,靠走路或骑自行车到村民家中、田间地头走访、干好工作。
“走路的速度慢了,但与群众的感情近了。”王能干说,村委一班人努力为群众服务,推动了农科村大步向前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等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农科村做起来很顺畅。
“做一时一事容易,难的是持久坚持。”王能干说,自己坚持“五不准”,得到村民认可、村两委肯定,这也是自己能够连选连任的根本原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3月13日下午,在湖北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监察法草案作发言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专门提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一段内容。
勇向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
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晋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推进反腐败全覆盖、巡视监督全覆盖、派驻监督全覆盖,做到了无禁区、无死角、无空白,成效显著。
“与之相适应,这次提交的监察法草案,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察范围,弥补了行政监察范围过窄的短板,有利于把所有公权力都关进制度笼子。”王晋说。
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行政法学会副会长沈开举则从监察法制定和监察体制改革中看到了反腐败从治标向治本的重大转变。
“监察法及监察体制改革是治本之策,从根本政治制度层面做的一个重大调整,力度之大、层次之高前所未有,表明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强决心。”沈开举说,有理由相信,随着监察法制定和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将为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提供有力体制保障和重要法律武器。
(《法制日报》201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