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预习的三重境界

2018-05-14洪宗相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12期

洪宗相

摘    要: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科学的预习需要实现三重境界:把握好三个“度”,使预习成“愉习”; 科学对待三个“本”,让预习成“欲习”;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莫变预习为“愚习”。

关键词:科学预习;愉习;欲习;愚习

预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能力基础上,在科学方法指导下,在老师授课前,通过多种途径,对新知识有计划、有目的主动学习的过程。它包括浏览阅读、分析综合、联想迁移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首先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在碰到新问题前,提前补上缺漏知识,提高学习新课效率;其次有助于学习者做到心中有数,上新课时明确课堂中的关注点,尤其是重点、难点;第三还有助于学习者开阔视野,提升搜集、处理、分析材料能力,优化学习方法,促进深度学习。

要达成这些效果,需要教师对预习进行科学指导,明确预习任务,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

一、把握好三个“度”,使预习成“愉习”

“愉习”即愉快学习,能否让学生在愉悦心境下学习,是能否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要让预习成“愉习”,教师必须把预习设计成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必须做到:

1.不增加难度。在一般情况下,思想政治课预习,要求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通过阅读弄清哪些问题是一读就会,哪些内容是自己读不懂的。碰到难题,适当停下,回顾前面所学内容,或查找相关资料,力争通过自己努力把问题搞懂。对于经过思考仍未解决的难题,也不要勉强,因为这样会耗费过多时间。如果布置的预习难度是学生可以完成的,学生会乐意去做,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而出现良性循环。相反如果不顾学生特点,布置任务难度过大,就会适得其反。前不久在某刊物上看到了一篇“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设计,作者提出了课前预习的六大任务,其中包括“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你是怎样理解的?”笔者认为,对刚上高一的新生,在第一节课就布置难度这么大的预习题,其结果是除了学生无法完成任务,还会给今后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如果随意增加预习难度,只会让学生害怕、怨烦,久而久之,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要努力做到和学生实际相符合,与学生的基础、能力相承接。

2.不扩大量度。不扩大量度,就是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要科学界定预习内容。一般来说,学生预习内容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学前预习,指在上新课前,要预习好这一节所学内容;二是时段预习,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把下一阶段要学内容以章或单元为单位,从总体上作粗线条浏览;三是学期预习,指在开学前,对本学期所学的新教材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这三类预习内容、要求各不相同,二、三类是总体浏览,宏观了解,第一类是预习新课,是学生每节新课前都要做的。预习新课,一般界定为这节课教师要上的内容,完成该内容预习就算完成任务。但有的教师,把课前预习混同于时段性预习,盲目扩大范围,要求学生把预习内容延伸至新课后第二甚至第三框题,为此还编造种种理由,说“预习多了上新课更容易听懂”“更容易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等。如《经济生活》第一课,学生看了第一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已是相当吃力,还要继续看第二个框题“信用卡、支票和外汇”,并提出一大堆要求,这样做除了让学生感到畏惧,无端增加学生负担外,难有积极作用。

3.不提高强度。不提高强度是指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明确预习和其他学习方式的区别,并根据不同内容提出不同要求。例如,笔者在指导《文化生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框题预习时,布置如下思考题:

①什么是文化发展的实质?②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是什么?为什么?③文化创新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④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怎样?

这些问题涵盖了本框题的主要内容,同时又是比较表面化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基本上可以找到相关答案,形成对知识的总体印象,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预习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看不懂的,做上記号,等教师上新课时来分析、解决。只需看的就不要他写,只需浏览的就无需精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过高要求只会扼杀学生兴趣,制造紧张心理,影响后续学习。

二、科学对待三个“本”,促预习为“欲习”

“欲习”即想学,要使预习成“欲习”,就是要把预习策划为能够发挥学生潜质、激发学习欲望,从中学到知识、方法并提升自身素养的愉快、有效的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应该做到:

1.不拘泥课本。不拘泥课本是指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成理想效果,有的预习必须延伸到课本以外。如《政治生活》,在完成“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教学任务后,为了更好地学习第二框题“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阅读近期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思想政治课本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如果一味要求学生看书,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如果适时、适量地跳出课本,利用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会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媒体上对国际重大时政的介绍具有很强知识性、可读性,在预习中适当布置这类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提升学习政治积极性。同时,在学生了解了一些重大事件后,学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就有了较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听起来有味,理解起来顺畅,思考就更有深度。这样的预习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使预习成为“欲习”。

2.不局限文本。不局限文本是指预习不能只限于看书、读材料,有些预习需要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实践。政治课本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抽象、概括。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准确理解,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探究等方法,为听课做好铺垫,做足课前预习。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辩证法的联系观”时,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开展一次调查活动,要求每人搜集一个典型案例,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的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了诸多鲜活的事例。本课因为学生有了充分准备,掌握了生活中第一手资料,所以笔者在课堂上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十分顺畅,或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或倾听点拨、归纳概括,很自然地得出“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多年教学经验证明,不局限文本的调查实践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每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都会助推学生形成一次学习高潮,甚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不脱离基本。不脱离基本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无论是活动形式选择,还是内容的安排,都不能脱离课本中的基本观点与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与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课的灵魂,指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必须明确要求学生围绕课本内容,把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看成是思维的“因子”,统帅预习活动的展开,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科学的、有深度的体验,提升学习力,培养思辨力,从而为教师主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脱离课本的课外阅读不能成为政治课的预习,缺乏基本观点与基本原理指导的课外调查,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正确处理三个“关系”,莫变预习为“愚习”

如果教师没有正确认识预习的地位和作用,混淆了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课后练习的区别,对课前预习提出不合理要求,结果不仅浪费学生宝贵时间,还会影响学习效果,使预习变成“愚习”。

1.混淆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有的教师不注意把握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的区别,把一些课堂教学任务前置到课前预习中去,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只有经过教师课堂教学后才能完成的任务。结果是学生苦苦思索,也未能掌握问题真谛。这不仅浪费精力,影响对知识的掌握,甚至还误导学生。而有的教师,布置预习任务与课堂教学是同一角度、同一难度、同一要求,结果是学生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耗费大量精力,基本搞懂问题后,教师在上新课时依旧照本宣科,简单重复。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为了把讲台变成表演、作秀的舞台,把教学内容前置,把本该由教师课堂上完成的任务交付学生课前完成。这样,学生的课前预习变成了演出前的彩排。我们经常在示范课、探究课包括一些创优课中看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需要学生犯错误时,学生个个蠢得可爱,傻得及时;需要学生正面回答时,人人是天才,回答问题句句是真理;需要有反面角色时,就有人适时、适地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期而至,不同观点的碰撞、典型的错误如约而来。假探究、假讨论、假性自主充斥课堂,这样的教学活动只会浪费学生时间,降低学习效率。

2.颠倒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关系。课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四个内容:回念重现,即做作业前,回想当天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看自己能够回忆多少。精读课本,即在课后复习中,回忆不起来的内容,回到课本中去寻找,不仅要读教材中的正文内容,也要读辅助文内容。整理笔记,就是要补充完善笔记,把教师的板书和自己的感悟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最适合自己复习的资料。记忆反思,就是在复习中记准、记好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与基本问题,使之成为自己随时可以调用的知识;同时反思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得与失,明确哪些需要坚持,哪些需要改进。从课后复习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有着和课前预习完全不同的任务,是学习的不同阶段,如果混淆了两个不同阶段,就会使学生学习事倍功半。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时就要整理出学习提纲,并说明这样整理的理由;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设计出题目;有的教师则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体系,并进行记忆默写;等等。这些教师还美其名曰“为听新课做准备”,实际上是违背教学规律,反映了急功近利、本末颠倒的心态,如此预习怎能不成为愚习呢!

3.歪曲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的关系。课后习题集应用性、代表性、针对性于一身。它是检测能否正确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载体,给学生主动探究、思索提供了廣阔的空间。这些习题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设计的,坚持做好课后练习,对课本内容,对老师上课的讲解,都会有更深刻认识与理解。正因为如此,练习环节一定是在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结束后来完成,前期学习是为做好练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而有的教师,在安排学生预习时,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任务,要求在课前就拟出导读提纲,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而后再听老师讲课。可想而知,在学生预习阶段就要求学生做笔头作业,学生因不具备相关知识,对课本内容一知半解,只能胡乱猜想、生搬硬套,有些问题先入为主,给随后的学习带来困难。这样的“翻转”“先学后教”不会对学生有太大的帮助。

要避免预习成愚习,教师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处理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课后复习、课后练习之间的关系。首先,时间安排上要科学顺畅,预习是在新课发生前,而后是课堂教学、课后复习、课后作业,不能等同,更不能颠倒。其次,要明确各阶段的任务,预习是对不熟悉教材内容的初步了解,其任务是感知课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初步处理加工;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有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界定,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检查效果并评价等;课后复习是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的巩固、积累过程,是思考升华、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整个过程体现的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学习过程,它们之间不能混淆,更不能替代。只有理顺这些关系,才能顺应教学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不断深化。

总之,预习是学习中的重要阶段,要想在预习中取得理想效果,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不增加难度、不扩大量度、不提高强度,把握好“三个度”,才能使预习成为“愉习”;不拘泥课本、不局限文本、不脱离基本,科学对待“三个本”,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变预习为“欲习”;反对混淆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课后复习、课后练习的区别,处理好“三个关系”,才能避免预习成“愚习”。这样的预习,才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而提升学习力和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