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优化幼儿园主题式科学探究活动设计

2018-05-14沈金鑫

知识文库 2018年13期
关键词:选材科学材料

沈金鑫

近些年,随着幼儿课程改革,科学教育逐步在幼儿园中获得重视,幼儿的科学探究水平也逐步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素养,我园致力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形式研究,发现主题式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主题性、系统性的特质,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它能有效帮助幼儿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产生科学情趣,对其终身科学素养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同时幼儿期是儿童科学兴趣获得的关键期,这时期的主题式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优化幼儿园主题式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幼儿科学教育的效果。

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一、传统科学探究活动设计跟不上时代步伐,内容陈旧,幼儿不感兴趣;二、教师虽然进行了创新研究,但自身的设计能力、教学思想不能使目标有效的达成。三、活动组织杂乱无章、缺乏层次性、挑战性;四、幼儿理解能力、表述能力较差,导致活动成效大打折扣。本文浅谈优化幼儿园主题式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相关策略,具体分析教师如何通过科学选材、优化内容设计、材料投放、问题设计等因素,从而促进幼儿园主题式科学探究活动能更有效地设计与组织。

1 科学的选材是优化主题式科学探究的敲门砖

随着《纲要》、《指南》的颁布和实施,大部分幼儿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科学探究”对儿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的选材往往存在着麻木性,不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科学选材,一般都跟随自己的喜好,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很少提前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动机。孩子们在教师设定的探究活动中盲目地参与着,没有经验基础、没有自主建构、甚至很少有思维的参与,更谈不上能力的提升。其实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直观的,幼儿的经验是生活中积累的,对于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能力触手可及的学习,最有效的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所以科学的选材是主题式科学探究的敲门砖。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优化选材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材内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提前做好抽样调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孩子需要的内容进行探究;

(2)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年龄特征、学科学习特征、认知经验等),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应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符合幼兒当前的发展水平,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

(3)目标设计以幼儿为维度,具体可操作、具有指向性,重视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整合。

2 由浅入深的活动流程是优化主题式科学探究的关键

主题式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最主要的是流程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活动导入,唤醒经验——科学探究、突破重难点——活动延伸,迁移拓展。

但是回顾以往的活动设计,我们也发现关于主题式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可参考资料很少,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往往存在活动与幼儿年龄特征脱节、孩子不感兴趣、流程设计缺乏递进性、重难点不明,缺乏探究价值等问题。为了让孩子真正地能在“学中玩、玩中学”,我们应该在活动中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教材处理趣味性原则。

孩子们都喜欢幽默和自然的教学风格,这样能为严谨刻板的科学探究活动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让枯燥乏味的探究活动变得富有趣味性,也能激发幼儿学习热情,让孩子们大胆表现与表达。一般在科学探究的导入环节我们可以添置一些小游戏、小魔术,以此来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2)活动设计渐进性原则

探究活动设计是通过一个个环节展现教学思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所以整个流程必须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另外由简到难的活动流程犹如抽丝剥茧能给孩子更多的挑战空间,也使每个孩子在各自的领域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其实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我们就可以采取一些闯关、或者渐进性试验任务布置的方式,让幼儿不断挑战新高度。

(3)活动延伸可操作化

近些年,为了显示活动内容的饱满、延续,我们习惯性在活动末尾增加一个活动延伸环节,老师会布置一些新的探究任务:“待会儿我们再探究一下”、“这个可以回家问一下爸爸妈妈”、“这个能不能实现呢?请你们回去试一试”……但是活动延伸的执行度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很多时候这只是一张“空头支票”,随着活动的结束,孩子的探究也就戛然而止了。面对这类毫无意义的延伸环节,我们必须加以调整。在延伸环节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实验操作型、亲子作业型、资料收集型简单可操作的延伸活动,

让幼儿丰富新的认知经验。

3 合理的材料投放是优化主题式科学探究的保障

物质的活动是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材料的投放是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这是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事物的催化剂;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材料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引发幼儿探究兴趣、支持幼儿探究活动的展开、实现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所以在主题式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提供对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总会绞尽脑汁为幼儿精心准备各种各样的探究材料,然后鼓励、引导幼儿去感知、观察、操作、探索材料,从而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但是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思考:1.材料准备有哪些注意点?2.选取怎样的材料才能达成该活动教育目标?哪些材料能能够引发幼儿的探究?为什么要提供这些材料?材料的材质和大小等是否会影响探究?究竟该如何智慧地投放科探材料,才能完善幼儿的科学认知体系,更好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呢?我觉得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1)关注需求,提供合适材料

科探活动的材料不是随意投放的,而是老师在认真研读教案,深入思考幼儿的需求的基础上准备的物质支持。教师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去思考、观察:哪些材料适合投放?哪些材料能更大程度地吸引幼儿注意力。

(2)要求前置,注重材料的可操作性

科探活动中材料是一种依托,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探究发现科学原理,产生科探兴趣,所以教师应慎重选择各类探究材料,注重材料的可操作性,减少模棱两可的材料的投放。

(3)由易到难、体现材料的层次性

在每一次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呈现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师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保证材料操作既不简单重复又能在原有经验又能产生一定的新经验。每次提供的材料要让孩子都能“跳一跳、够得着”。

4 有效的提问是优化主题式科学探究的方向盘

有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如果老师不会发问,那么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在幼儿园尤其如此,3-6岁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环境的变化和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认知水平有限,还会碰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支持和引导。所以教师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提問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用开放式提问,发散幼儿思维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尽量不要提问只有两种选择答案的问题,比如:“好不好”、“可不可以”、“对不对”,这样只会限制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养成不经大脑思考,信口开河随意回答的习惯。我们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有新意的,能够促进幼儿思考的。

(2)循序渐进式地追问,促进幼儿思考

夸美钮斯也曾强调:“要使先学到的东西为后学的东西开辟道路”。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提问设计也必须掌握这一技巧。提问设计要按照幼儿的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幼儿通过提问系统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周密的思维能力。切忌只追求提问的数量,却不追求提问的质量,使幼儿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回答什么。

(3)巧用多向提问,共同探索的“抛接球”的过程。

多向提问是由幼儿发起,教师反问,把问题再抛给孩子,从而调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提出问题后孩子的回答不尽相同,其中不乏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放下架子真正接纳幼儿的想法,不失时机地将问题重新“抛”给幼儿,让幼儿自己争论、验证、产生共鸣。教师切忌在幼儿尚未具备相关经验的时候把答案强加给他们,这样孩子只能被动接受,无法真正领悟。

主题式科学探究活动能帮助幼儿认识精彩的世界,丰富科学经验,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相信通过教师科学的选择、由浅入深的流程安排、合理的材料投放、有效的提问,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理解会更加丰富多彩,对科学活动更加感兴趣,从而成长为科学探究的小主人。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选材科学材料
点击科学
我爱你,妹妹
科学大爆炸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科学拔牙
选材“碰头”好热闹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