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信息技术助力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体验学习

2018-05-14来艳冰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来艳冰

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带来的新理念,为了进一步促进我们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参与,在体验中学习,从体验中获取”这一教学模式,目的就是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体验,在体验中搜集信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收获成功……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课堂教学的模式再也不是过去那种“死教书,教死书”的形式,“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来把书读”的观念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各门课程都已经大幅度地改进了教学手段,合理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也不例外。作为小学德育实施的重要渠道,在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信息化社会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必须改变原有知识性德育(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占据课堂的局面,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促进体验学习,增强教学实效性,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应以学生的体验参与程度来评判效果

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重在使学生继承已有的道德认知。在课堂上,教师们常常以本为纲,仅仅从课本的知识体系和社会道德要求出发去组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采用启发式教学,也局限于教案,按照自己预设的答案启发学生回答。效果的评价也是以书面答题考察学生记忆道德认知程度的情况来评价,更有甚者用这个来考评教师和学生的等级。

现代教育技术集图、问、声、像等多方面为一体,它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它所包含的信息量,都是任何教师、任何教材甚至是一个图书馆都没有办法比拟的。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各种信息从不同层面、各个角度被开启,学生们所面对的知识面得以无限拓展,各种信息得以迅速传播。

在这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必须具备获取信息、整理信息以及自觉地更新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和控制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渠道通畅了,信息量有了,体验信息,感悟信息,并使它们为自己所用就成为了新时代教学的新重点。所以,当今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的是需要学会根据老师所交给的任务去综合、分析、筛选、利用信息,而不再是死记硬背地记住教师们所讲的内容,学会搜集、整理、筛选信息,并使之经过加工后成为有用的的资源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正因如此,评判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劣,充分考虑学生的体验参与程度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加深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更进一步地感悟;只有感悟了,才能够真正地与自己的行为相结合,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信息正确判别、筛选、理解,以及运用各种信息创造出新的知识、产生新思维模式和新的思想观念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信息技术使教学时空由封闭转向开放

信息技术延拓了传统思想品德教学的时空,不局限于教室、校园的空间,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环境有充分的选择权,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校内进行,学习还可以在家里、在社区开展。在更大的空间中,学生们接触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明白更多的道理。在这个空间里,从情感上拉进了学生与其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感和热情,在开发了教学时空的同时,也开拓了师生的心理时空,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如在教授《向解放军致敬》一课的时候,由于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解放军很陌生,很难从心底真正了解、敬佩他们,所以,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我邀请同学们共同看一段实现精心剪辑好的录像,内容是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真实纪录片断。这种真实的纪录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做到“原音重现”、“原影再现”。观看中,学生直观感受到了解放军的军容、军纪、军风,使学生不断感叹,不断地惊讶,在此基础上交流感受真正做到了“水到渠成”。

三、信息技术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视觉体验,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丰富

信息技术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视觉体验,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丰富,极大地改善了大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进了学生思考、研究、探讨等活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从单纯的图片文字转化成多种生动直观的形式,使道德与法治课由枯燥的言语劝教中跳出。

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是教师的讲解为主,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听觉的刺激,比较平面化、比较单调、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除此以外,很多教学内容很抽象,没有办法生动、直观、形象地给学生展示出来,有的教师也无法讲述得很明白。信息技术却使得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變,借助多媒体、白板等设备,将图像、文字、声音等集结在一起。

如在《人人赞美志愿者》一课的教学中,教材要通过一系列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志愿者的精神。以往教师授课,多采用通过事迹讲述让学生去感受、想象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提高,如今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影像资料上下载、节选相关的视觉资料,并进行适当的编辑。教学中,教师只需讲只言片语,其他时间用“画面说话”即可,学生说“从片子中,我有一种被震动的感觉,志愿者真高大!真值得我们学习!”。信息技术对学生视野、心灵造成的冲击力,对思想造成的震撼力,它所产生的“教育力”,却是积极而深远的,确实是其他教育手段难以企及的。

作为重要的德育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道德认知、意识和行为,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方式,使我们得以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可以自主建构的认知,学生的体验学习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取得实效,这对学生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