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5-14赵恒
赵恒
摘 要: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学校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 对于维护学校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就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提升高校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随着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受国际环境、网络发展等外部影响,突发事件从偶发到多发、频发,类型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应急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高校的安全稳定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如果高校处置突发事件不及时、不妥当,轻则会威胁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影响学校秩序和安全稳定工作,重则可能引起社会上的恐慌,成为关注的话题与焦点,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高校要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不斷加强应急处置能力,使此项工作常态化、科学化。
一、突发事件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缺乏适合的应急管理制度
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宏观指导,但是一些高校缺乏适合本校实际的应急管理制度。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只能采取临时性紧急措施,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解决,可能还会引起后续问题。此外,应急管理制度薄弱的表现形式有:忽视制度建设、制度措施不完善与不配套、制度制定的程序不合理、既有制度不落实等[1]。
(二)高校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缺乏充分的认识
当前,高校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意识已经提高了不少,但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应急管理工作在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高校认为,应急管理主要就是事后处置,尚未形成预防意识。
(三)应急预案不合理
按照教育部要求,虽然各高校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是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学性[2]。预案的编制大多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制定完成后也没有通过演练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预案,使得预案流于形式。
(四)高校心理援助和干预能力不强
高校心理援助和干预能力不强,表现为以下方面:(1)受生存压力、就业压力、家庭事业感情不顺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虽然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是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无法为真正需要帮助的师生提供有效服务。(2)高校现有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专业知识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3)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和心理干预形式不够多样化,很多高校只局限于讲座形式。
三、加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危机意识,做好事前预防工作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广大师生员工要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省自律,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此外,高校还应建立健全预警机制,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多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辨别可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的因素。重点关注受处分的学生、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降低这一人群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
(二)编制、完善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教育部和本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预案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经过充分调研和分析,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并通过演练逐步完善应急预案。
(三)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和干预力量
高校师生因心理问题、抑郁等因素导致的非正常伤亡及其他类型突发事件明显增多,高校应该增强心理咨询方面的师资力量,除学校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外,各教学院系还应该配置心理辅导员,发动学生担任心理安全员,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师生,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积极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心理援助和干预。通过课堂教育、专家讲座、社团活动、悬挂条幅、制作展板、QQ、微信、网络咨询等途径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
高校的资源和力量是有限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单靠学校自身很难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高校应急管理离不开地方政府、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媒体的力量,以获得指导和支持。高校要与有关部门建立良性合作机制,密切沟通联系,共同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五)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总是给高校带来一定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害和危害[3]。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事关能否消除事件造成的影响,维护高校的名誉和形象。高校要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院系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等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及时与家属沟通联络,并向上级部门汇报有关事态进展情况,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保证依法合理、措施有效、处置有度地开展善后工作。事件处理完毕后,要形成突发事件处置报告,按照有关责任制要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结语
高校突发事件也许无法完全避免,但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注重日常预防;组织上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体系;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妥善应对处理,做好善后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必须更新应急管理观念,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师生利益,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6-9.
[2]杨力,邢娟娟.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预案模式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1):139-143.
[3]李建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