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教学法在高校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谢云辉
谢云辉
摘 要:散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一门对抗性非常强的学科,能锻炼和激发的学生的各项能力。情境式教学法在各类学科中的应用都非常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情景式教学法引入到散打教学中是可取的。情境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位置,变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的教学为辅,对提高散打教学的实战性,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情境式教学;教师的角色;散打
散打作为一项武术搏击项目有很强的生命力,学习散打不仅能够锻炼人的柔韧、耐力、力量和灵敏等相关素质,还可以发展人的心智,锻炼人的思维。究其原因,散打是在双方对抗中讲究攻防合理,正确把握时机,灵敏反应,及时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在对抗中要形成条件反射,以应对不同的情景。
1 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情境教学法是英国的语言学家在1930年提出来的一种激发学生情感[1],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等,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模拟场景等,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让教学形式从“静态学习”飞跃到“动态学习”,从而达到加大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习惰性,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在情境中学习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
1.1 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1)形象逼真。 情境是一种能逼真模拟的场景,虽不是真实的实体,但是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知。
(2)有广远性和渲染作用。 情境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参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在情境中观察,思考,模拟,学习,操练,从而在合适的环境下展现自己。情境教学所具有的广远性,能促进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3)融合学习者的认知、情感、意志。情境教学模拟的情境有很多如:语言描绘情境、直观再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等方法,将学生的思想引入一定的场景中,让他们面对困难时能积极的思考、练习形成一种思维模式,把学习者的知、情、意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
1.2 情境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情境教学法强调,知识不是枯燥的存在,而是根植于一定的情境脉络中的。因此教师应当在现实生活的各种场景中发现并取材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参与现实情境的活动,主动真正掌握知识。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就产生了互换,学生从消极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2]。而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动者变成了设计者,教师不再是简单的讲授,而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的,设置合理的教学场景,抛出合适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中,由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参与了进来,他们不但能了解知识的构成、重点、难点、学习目标,还能主动思考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探索问题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教师的问题能主动思考实践探讨,自动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督导的作用,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做为倾聽者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结果反映了教师设计的情境是否可行,这对教师的能力、备课扎实行和经验丰富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如何设计在情境教学找那个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设计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等,不能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个方法,要做到差异性,因此在情境教学中可以差别对待和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实际的情境中,这种教学方式才是合理的、有效的。
2 高校散打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模式固化,课程内容实用性低
通过对几所高校散打课程的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同学对课程不满意。原因有:一教学模式单调;二实战性技巧实践不足;三场地设备不足;四领导层不支持等。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很多的高校在散打课程中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法,在实际的课程中以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从旁指导的教学模式为主,整个教学过程枯燥单一,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足;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教授的都是基本的腿法、拳法,没有与实际的对战应用相联系,无法满足学生对对抗的好奇心,学生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等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练习;在教学场地上,高校的散打设备和场地均不足够,另外领导层对学习散打的学生有担忧,恐滋生各种打架斗殴事件的隐患,因此对散打课程的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 学生基础不足
高校学生的体能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强度稍高的训练都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和恐惧心理,教学效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体能较弱的学生在训练中有“捡轻怕重”的思想,动作不规范,训练信心不足,容易被击倒或受伤,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不愿意学习,不愿意高强度的训练等,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
3 情境教学在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高校散打教学的现状,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势在必行。在高校散打教学中引入情境式教学法,对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一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仅仅充当设计者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教学场景,如警匪对抗场景、对抗赛场景等,观察学生对场景的掌控能力,从而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教学、讨论,学生自己研究对抗对策,和教师讨论对策等。一场实战完成后,再来讨论实战过程中的不足。如此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愿意学,肯下功夫学,为难情绪得到缓解,久而久之体能也得到了改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必须引入道德教学,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但是要强调一定的学习规则和法律法规,使是学生学习后杜绝打架斗殴的事件发生。还可以与校学生会保卫处联系,让学习后有时间的学生加入校护卫队,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4 结语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中的教学方法。它同样适用于高校的散打课程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散打教学的实战应用性,提高学生的荣誉感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占通,李毓雄.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散打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内江科技,2016(12):111-112.
[2]薛庆云.浅谈高校武术散打课的有效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