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测评及研究
2018-05-14陈一洁罗文
陈一洁 罗文
1 引言
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要求。由此可以提及一个叫做跨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概念。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激发自身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跨文化敏感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所以对跨文化敏感度进行研究,实际上就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情感层面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是极其有益的,不仅有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是成功交际的关键。
2 本项目研究过程
2.1 受试者:南航金城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到大四一共532名学生
2.2 测试内容:在构建量具之前,项目组首先参考了陈国明和Starosta的理论,并参考了他们设计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量表”,研究了多种量具、考试与练习,选取了跨文化敏感度测试量表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
2.3 测试实施过程:2017年9月10日,项目组成员在南航金城学院大一到大四的英语专业学生(共652人)中进行试验性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32份,并收集统计相关数据。
2.4 数据分析.
2.4.1本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中差异认同感水平最高,而交际信心的分数最低。这说明受试者完全能够接受文化差异,但在交流的过程中,仍缺乏信心。
2.4.2 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主要通过看外国电影或者电视剧、看国际新闻、阅读外国小说杂志等途径。
2.4.3 交际参与度是衡量跨文化敏感度的最佳指示变量,即交际参与度越高,试受者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越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越高。我们通过访谈法发现,有过选修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和参加过志愿活动的受试者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要高于那些沒有类似经历的受试者。
2.5 主要结果与讨论:
2.5.1大学生交际参与度最低的可能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第一,学生本人在跨文化交际认知、情感或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未意识到文化差异认同感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或者学生本人交际信心不足,对语言学习和交际根本没有兴趣。第二,学校和社会未能够提供真实、自然的跨文化交际环境和活动。第三,学校没有设置能真正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这一点在深度访谈中也得到了证实。学生反映虽然学校开设了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但似乎效果不太理想。
2.5.2 大部分人认为用英文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文化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文化差异,其语言特征和表达情意的手法有差别,这些差别是文化交流的障碍,有些障碍甚至无法逾越。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差异最大的语言类型,因而在文化交流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3 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3.1 丰富课堂组织的形式和活动内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设定一定的语境,比如在图书馆、机场、餐厅等公共场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口语练习,把当堂学到的语法知识、句式结构灵活运用到对话练习中去,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2 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辅助手段
教师可以合理引导学生欣赏有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影片能给学生呈现真实生动的画面,从而提高学生对目标语言文化的敏感度并加深对其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能力。课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外国的社交网站,与外国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敏感度,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3.3 组织各种各样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翻译活动,提供一些做国际志愿者的机会,提倡学生多去英语角,多听语言文化类的讲座,同时尽可能多一些地参加一些文化艺术节。 多种多样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有助于学生真正地走出去,在实践中出真知,更能亲生体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习俗。这能帮助他们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增强文化敏感度,提高参与开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
3.4 正确培养学生对待具有文化差异的情感和行为的态度,即多元文化主义的态度。
对于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剧本、小说、课文,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内容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在大量的影视作品中观察外国人的动作、手势、表情、语言,以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价值观察,老师应该有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讨论。
4 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辅助手段,通过充分利用教学材料,适当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及丰富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金项目 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学生创造项目“信息化时代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测评及研究”(项目编号:2017061YP)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