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对晚清学术的影响
2018-05-14范伟鹏
范伟鹏
引言: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在儒家思想确立为封建社会主导思想后,经世致用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历代统治阶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完善,经世致用思想也进行着自身的“扬弃”,使自身符合时代的需要。步入近代后,伴随中外形势的变化,先进的士大夫亲身目睹国家从“天朝上国”变为落后挨打;在这“千古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了新的自我“变革”,给近代中国的学术界带来巨大冲击,增添了新的血液,使传统的封建、自闭的学术圈发生改变,对晚清学术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1 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
1.1 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渊源
经世致用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代,《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辨。”汉朝建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经世致用思想随之推广到各地。明代提出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论,到晚清时期,龚自珍、魏源等人对封建危机的预感,关注现实、针砭时弊,起到了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指路人的作用。这些对当时国人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积极作用,也对以后中国的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2 经世致用思想在鸦片战争后的重新兴起
与晚清步入衰退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的快速发展。英国作为殖民时代的霸主,为打开中国市场,扭转中英贸易中的入超地位,不断向中国输入鸦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使国内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导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这一严重问题引起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警觉,进而开始探讨原因;随后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的战败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在晚清知识界犹如晴天霹雳,“今以慕尔英夷,去国数万里,孤军悬天堑,以恫喝全盛之中华,而所欲无不遂所请无不得,英夷之福,中华之祸,盖俱极于此矣.”现实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得晚清先进分子纷纷寻找救国良药,促使经世致用思想的重新兴起。
2 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
2.1 关注现状,理论为现实服务
在列强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经世致用学者抛弃旧有的空洞理论,把目光转移到现实中,如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所记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以实际行动发出呼吁,即投身社会变革中,”寻找能够救国治病的理论,号召理论为国家实际状况服务。
2.2 全面向西方学习
向西方学习,对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转变,对外战争的失败,首先激发经世派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夷人之技有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因此,提倡“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辖以诸国富强之术。”改变中国军事上的落后,实现“御敌于国门之外”。其次,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世派在学习中发现“西人擅长者,历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象之法。”要发展中国军事力量,就必须用西学知识,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伴随着学习军事技术开始了并行发展。最后,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制度层面学习,是经世致用思想最大的进步,也是最具突破性的内容,摒弃外夷观念,师从外邦,对当时对以后的知识分子来说都是一个新的窗口,这为以后维新派、革命派继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做了初步的准备。
2.3 清除国内弊政,提倡实学。
经世派的学者强烈要求对国内弊端进行改革,用“实用”理论指导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清除政治腐败、军事落后颓废、行政管理日益松弛的弊政。通过清除国内弊政,达到“强身健体”,实现自身的强大。
同时,他们翻译外籍文献、著书论说,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冯桂芬的《校颁庐抗议》、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等,这些书籍以国家实际为基准及所处的国际环境进行清醒的认识,引领学术界把目光转移到现实社会中,担负起所肩负时代使命。
3 经世致用思想的对晚清学术的影响
这一时期经世致用思想其内容已发生大的变化:保留了救国救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精髓,摒弃了空谈旧理之说,增添了近代发展的技术、思想、经济等新的内容;内容的新旧交流,给晚清学术界带来了深远影响。
3.1 在晚清学术界起到了思想的作用
经世致用思想重新兴起,在学术界可以说进行了一次对世界形势认识的扫盲运动。对西方进行研究,使“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皆魏氏倡导之,或光大之。”重新引導知识分子关注现实、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国富民强而奋斗。
3.2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鸦片战争后的经世派学者,对西方军事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各个层面的学习,在晚清学术界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经世致用学者所提倡的思想、口号,在当时虽然没有立即变为现实,但被后世所继承发展,在19世纪中后期,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在此基础上开展洋务运动,从军事技术层面掀起中国近代化之旅;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尝试着从制度层面挽救中国的命运,使近代化进入了新的阶段。
4 结语
是在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需要尽快找到办法解决而形成的。经世致用学者,经历了那场划时代的战争,给他们的思想极大的震撼,由此,他们推动、引领晚清学术界开始由保守封闭转向为开放进取,关注世界。
鸦片战争后的经世致用思想尽管在当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通过在学术界的传播、继承和发展,以实现着自身的影响力,通过这种对学术界影响的方式,最终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开花结果,掀起近代化的征程。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