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教学法融入幼儿教育的探索研究

2018-05-14钟燕

知识文库 2018年16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情感

钟燕

考试成绩备受瞩目的应试教育,高分曾经是唯一追求。学生无一例外被灌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并大多时间都在接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在幼儿教育启蒙时代就已经开启“填鸭式”教育计划,而儿童的兴趣起源、情感则很少被关注。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具有多面性和概念性,它的教育特点取决于幼儿本身的年龄、性格等因素。幼儿教育涵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都在幼儿教育工作上扮演重要角色,缺一不可,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1 国内幼儿教育模式

幼儿教育是指3-6岁幼儿的生活教育,是人一生的启蒙教育,是打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第一把钥匙。幼儿教育不同于小、中学、高中教育,在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前提下,如何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最早期的学习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日后身心健康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起举足轻重作用。

1.1国内外幼儿教育模式差异化

不难发现我国推崇的教育理念多数是机械化、生搬硬套的教育方式,幼儿早已形成单一的模子。和西方国家同年龄幼儿来说,欠缺了很多发散性思维和自我认知意识,活跃度、独立性、积极性远比不上国外儿童。这也说明了我国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处于脱节模式。

1.2情景教学法的源头

要说教育差异化的源头还要从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起,他是情景教学法教学思想的创始人。当时这种理念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学生不再局限于背诵书本内容,教师在充当传输知识纽带角色时,需要激发学生要学爱学的天性,主动思考与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2 情景教学法理念

情景教学法自然离不开“情”、“景”。情和景相互结合,从“情”出发,先酝酿情绪,衍生特定环境下的情感氛围;以“景”升华情感,塑造更为形象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融入自我想象和思考。

2.1“情”“景”互动

“情”“景”不仅息息相关,更需要互动。情景,顾名思义,是人际互动过程及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和背景,基于提供思考空间的智力背景,还能迸发某种情感体验。情景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表现方式。比如在心理学上,情景表现为多重刺激模式、时间和对象等,对人有刺激作用,有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

情景指一个人正在进行某种行为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的社会行为产生的条件。情景是

情景教学法的基础,也在整个教学法中起主导作用。丢弃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利用生动丰富化场景,现身说法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学生自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性大大提高,教师和家长也都喜闻乐见。一头钻进学习,不需要教师和家长耗费过多精力在监督学业上,学习效率逐步呈上升趋势。而死记硬背和照本宣科模式的填鸭式教育,根本无法顾及学生是否有兴趣。所以情景教学法无疑是对学生打开了另一扇求知大门。要知道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景中才能产生意义。

2.2情景教学法理论基础

幼儿教育是接受知识洗礼的第一步,儿童的情绪传递、情感表达以及认知理念时刻被关注。不可否认,言传身教是知识灌输的一种方式,但是否能被幼儿接受以及喜爱就很难说了。

我国教育学者何克抗等人认为,情景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自主理解知识、建构意义。在强调真实或构造的情境下,激发自我体验,亲自感受身边发生的一切事物,体现自我积极性和情感,让幼儿真正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在发展幼儿多方面技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优势,可以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还有三大理论支撑情景教学法。具体如下:

2.2.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需要认可和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并尊重人的潜能。个人实现需要情感认识和理性认识相辅相成。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对比恶劣、消极的环境,一个良好、积极的环境更能实现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本主义理论的焦点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和理解,兴趣和情感体验。鼓励因材施教方式,而不是一味流程化教学。本着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兴趣的宗旨,融入情景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创造力、情感、认知等方面,拒绝填鸭式教学。

2.2.2认知发展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系统提出关于儿童的认识发展理论。即个体对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或能力水平,在出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认知结构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图式”,图式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景而产生的认知结构。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会让儿童在接受变化同时进行自我改变,这种表现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不排除图式中有先天遗传因素,但外界的刺激才能促进个人认知结构的发展。要想图式愈发丰富,就需要生活情景大幅度地刺激。情景教学法利用设计各式各样的教学场景,主观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2.2.3 多元智力理论

智力是个体依据所在的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用以解决遇到的困难、产生或创造更有效产品的能力体现。每个人从小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口头禅,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全面智力发展渐渐变单一。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支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多元智力理论主张一组智力能力,吻合情景教学法过程中主张使用多种创设情景来进行教学。如:生活情景再现、音乐剧情等,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并作为后期开发目标。

3 家庭的辅助支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庭是最好的学习环境。幼儿最初的行为举止、兴趣爱好、思想理念很大程度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课后学生的吸收和再创造能力,需要父母来引导。除了要求学校老师拥有更专业的教学水平,为人父母也要对自己有所要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同一路线,共同保障幼儿学习的系统性与连贯性,让孩子在教育问题上少走弯路。

3.1关注幼儿生活点滴

教育不单指课堂教育,也包括生活教育。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倾向于观察、引导学生,而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教师,日常细节都是教育的内容,比如吃饭、睡觉、洗漱等。可以每天睡前给孩子讲故事,部分故事可穿插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加强幼儿的理解能力;休息日可以全家出游,亲近大自然,书本上看到的花花草草,也不再局限于只是颜色与形状的结合体,能在生活中能真实看到、摸到;带着孩子一起做手工品等等,这些都能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与动手能力。

3.2 亲近幼儿园

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只是开始,父母不应该放任不管,应该试着去理解幼儿教育工作,配合幼儿园教育幼儿。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面幼儿。

另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也是亲近幼儿园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促使家长与幼儿情感升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家长和教师的情感交流,增强彼此信任度和理解度,同时监督考察幼儿教学工作是否到位。

学校要拥有热忱、专业、高素养的教师团队,定期升级校园玩乐设施,更换教具、玩具,力求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學习环境,做到家长放心幼儿在校学习和生活。

3.3 培养专业育儿知识

很多家长习惯于“大人派”作风,往往下意识用成人世界里的做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极容易导致幼儿情绪不稳定,也会误导幼儿成长思想。家长除了参加亲子活动,还可以经常和教师探讨幼儿教育问题。通过专业教师梳理,吸收接纳幼儿教育知识要领,理解学校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幼儿家庭教育质量,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育儿心得。真正做到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让幼儿成为教育的受益者。

4 结束语

对幼儿教育愈发被重视的今天,需要教师和家长更紧密、更一致的配合。大家都希望孩子优秀,也积极努力提供更上一层楼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教育事业需要慢慢转型,幼儿教育学习应该遵循“以儿童为本”理念,从传统传授、练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过渡转向以情景为基础的教学形式。情景教学法融入幼儿教育,诱导学生主观学习才是最好的教育结果。

(作者单位: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法情感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情感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台上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