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八章 第一节
2018-05-14张浩
张浩
内容提要:
通过教师对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一课的设计,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北京自然地理环境、政治中心、城市建设成就相关信息的搜集和问题研究,并对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出谋划策。课堂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及其成就。
目标与策略
一、教材、资源与学情分析
教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成就。教材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首先归纳了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气候特点,然后重点讲述了北京综合的、多功能的城市职能,最后介绍了北京的建设成就、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资源:
google earth电子地图、北京城市视频、北京地形图、北京市地剖面图、北京城市景观图及有关资料。
学情:
学生在第七章已经学习过我国部分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地图说明区域的综合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
2.通过北京的景观图片和资料的介绍,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学习查找资料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巧
2.了解北京市在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城市发展方向
难点:
1.对北京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德育目标
1. 提高学生对北京市自然地理概况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
2. 激发学生关心地理,关心祖国的意识,努力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3. 体现学以致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4.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展示
六、课堂回放:
▲导入新课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欣赏: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我们进一步的走进北京,了解北京。播放北京市城市宣传片《你好,北京》。让学生整体感受北京市的秀美风光山川俊美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激情和学好本节课的热情。
▲目标导学
教学环节二:展示学习目标
教师引领:首先我们一起看看今天要带着哪些问题开始我们的学习,请同学们牢记今天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三:边游边学
教师引领:同学们,你们对北京的了解有多少?有哪位同学去过北京呢?或者是说通过刚才的视频欣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所认识的北京。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领: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北京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祖国的首都,一定是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俯瞰北京。
【自主学习1、2、3,探究合作4】
1.说出图中主要地形部位的名称
2.说出图中主要河流名称、并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北京的地势特点
3.根据地图,说出北京的气候及特点
4.根据地图,说出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探究合作。
意图:使学生在类似“边游边学”的情景中获取新知。
学生反馈:(略)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京市的自然地理概况,和位置特点。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对比分析完成的,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收获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上的任务二。
多媒体展示:
活动:P71活动③读北京、天津、张家口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说一说北京年平均气温高于张家口的主要原因。
(2)议一议北京年降水量多于张家口的主要原因。
(3)青岛和北京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两城市之间的气候特点有哪些差异呢?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我们再次深入的明确了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因素对一个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资料,看一看首都北京的环境是否也会出现问题。
多媒体展示:《北京市沙尘暴》
活动:小组合作探究,说出北京多沙尘暴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教师总结:分析沙尘暴形成的因素和治理措施
学生活动----我当小导游:
历史文化游,城市建筑游---由一名学生担任”导游“,结合”谷歌地球“带领同学们游览天安门广场,故宫等。
意图:充分利用“谷歌”的3D游览功能,并结合学生的“导游”使学生更生动有趣地了解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城市建设成就。
教师总结归纳: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教师过渡:假如你是北京市的市长,你将采取何种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三,为市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老师期待大家精彩的分享!
多媒体展示:《地铁拥挤图片》《娘娘庙图片》
学生活动----我当小市长
设计:我当小市长——在讲到北京在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时,组织学生以小組讨论的方式,并以我是“小市长”的角色去审视北京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反馈:(略)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知道北京地理位置优越,掌握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中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等。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全体中华儿女向往的地方。
九、课后反思
1.本节课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为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身边最熟悉的地理事物出发,充分利用了教材和地图上的地形分布图,山脉分布图,景观图,卫星图、google earth地图及其他教学视频资源,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里的兴趣。
2.通过分析地理事物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从而激发了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