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贫困山区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与选择

2018-05-14李华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贫困山区经营模式云南

李华

摘 要 畜牧产业建设对于贫困山区经济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想确保畜牧产业的良好发展,则需要加速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通过借鉴发达地区在经营模式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贫困山区实情予以创新,去选择最为适宜的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工作实践,对云南贫困山区的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与选择展开探讨。

关键词 云南;贫困山区;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逐步发展,传统的畜牧业经营模式早已发生了巨大改变,唯有通过切实创新经营模式,才能够全面生贫困山区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文章將结合云南贫困山区的畜牧业发展实际情况,对其今后的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展开创新探讨。

1 当前云南贫困山区畜牧产业经营模式存在的不足

1.1 合作组织与现代商业模式脱节

为保证贫困山区畜牧业得以良好发展,建立合作组织进行高水平的业务处理则显得尤为必要,然后目前众多合作组织的运作呈现出一定的不规范性,主要依靠的仍然是传统的商业模式,完全无法确保畜牧业在技术引入以及产业发展升级方面得到规范性的建设,与现在的市场需求存在脱节【1】。部分家庭式的小养殖户由于家庭观念较重,并未转变经营模式,也就导致经营模式的创新依旧走着大企业打动的老旧模式,并未促进养殖户的自主创新。

1.2 畜牧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实力

从云南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来看,大部分依旧沿用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而这种“小生产”色彩浓重的经营模式与当前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畜牧业显得格格不入,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变化形势。具体来讲,暴露出的不足主要有:家庭式养殖规模太小,且专业化程度偏度,所以每家每户提供的畜牧产品极为有限;农户家庭分散居住,在交通、产品包装、保鲜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难以以大批量生产进入市场;散户养殖毫无品牌意识可言,缺乏与市场中大品牌的抗衡能力。

1.3 贫困山区从事畜牧业人员素质偏低

虽然在云南贫困山区一直都有养殖畜禽的传统,也有着由来已久的养殖方法,但由于目前贫困山区中的主要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外出打工,而剩余的老年劳动力在养殖方面并无多大“野心”,所以难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政府部门组织的技术科普活动对于多数老年人而言难以消化,并且许多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技术素养较差,加之难以吸引优质人才前往贫困山区工作,也就造成了畜牧产业化经济模式的创新不足。

2 云南贫困山区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

2.1 借助特色畜牧产品,兴办专业合作组织

借助于特色畜牧产品的市场潜力去兴办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能够对畜牧产品的销售问题予以解决,同时也能够逐步推进特色畜牧产品的产业基地形成,进而全面提升投身于畜牧业农民的经济收入。对于云南贫困山区而言,应当集中开发肉羊、肉牛、肉鸡、土鸡蛋等特色型畜牧产品,通过合作组织的兴办去集中广大散养户的力量,使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且有效缩减养殖成本投入。与此同时,以大力宣传工作指导群众科学养殖,提供给农民群众在服务、市场及技能方面的培训,让群众从内心接受合作社这一形式,以社会力量的集中能够有效促进云南贫困山区畜牧产业化发展。

2.2 以市场环境为导向,创新畜牧业经营模式

首先,从投入资金角度来看,需要强化对畜牧产业方面的重视,使得在转变经营模式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充足资金的支持,避免因为资金的不足而导致经营模式转型就此搁置。同时,还需对云南贫困山区畜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加以关注,以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模式的灌输使其能够坚持以市场经济形势为导向,充分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此外,还应鼓励更多畜牧养殖场也向标准化的中大型规模养殖场发展,坚持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养殖结构,将众多污染严重或者防疫不过关的养殖场予以整改或关停。对于家庭式散养户,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引导,使其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同时在畜牧品种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本土化。在云南贫困山区的畜牧业市场定位方面,应当立足于山区良好生态环境与质量把控,通过品牌效益去提高产品溢价,实现畜牧产品的优质优价【2】。

2.3 吸引优质人才,加速推进经营模式创新

对于云南贫困山区的畜牧产业发展而言,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制定各类优惠性政府吸引更多科技类人才或应届毕业生前往基层畜牧兽医站、合作社、规模化养殖场以及社会服务公司就业,唯有发挥专业人才的技术优势,才能够对政策、技术、信息、市场有全面掌握,在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时会更为高效,使得优质人才逐渐成为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主力军。同时,为了留住这部分人才,当地政府还应就医疗、养老、待遇等方面做好必要保障。

2.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助力畜牧业健康发展

从各国的畜牧产业化发展历程来看,政府方面的支持与引导是推进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助推器。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并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当然也不可仅仅凭借政府部门的力量去大包大揽,要保证观念的清晰与正确。具体来讲,在促进云南贫困山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政府从头到尾都是外因,主要内因还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济主体,所以政府只能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与宽松政策,真正要做好发展工作的还要依靠经营主体。同时,政府部门在发挥服务职能作用时,还需有一定侧重,比如针对小规模的家庭式散养户,则主要提供国家强制性的免疫与消毒等常规性服务;而针对中大规模的养殖场则需要重视为其提供市场信息网络构建、贴息贷款、产业指导、资金帮扶、疫情监测等方面的服务【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作为提升云南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性因素,我们应当对当前该地区畜牧业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并且结合当地实情对创新型的经营模式展开探索,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规划去全面提升当地畜牧业发展水平,有效促进云南贫困山区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绍芳.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解析[J].南方农业,2017,11(32):63+65.

[2]何朋.贫困山区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与选择[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30.

[3]蒋小松,何志平.以畜牧业经营机制创新推进农民稳定增收[J].决策咨询,2014(06):29-31.

猜你喜欢

贫困山区经营模式云南
简谈贫困山区学生的“自主学习”
聪明药
关于对贫困山区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慷慨解囊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