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层兽医站如何落实猪的防疫工作

2018-05-14孙长松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2期

孙长松

摘 要 近几年来,生猪疫病发生的情况很普遍,而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生猪养殖规模都比较小,且较分散,养殖人员对于生猪疫病的防治缺乏专业知识,就会导致疫情的发生,所以基层兽医站对生猪养殖场户的防疫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基层兽医站落实猪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防疫工作的落实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猪防疫工作的更好落实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基层兽医站;生猪养殖场;防疫管理

猪防疫工作属于兽医站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由于猪在养殖过程中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各种疫病,不仅会造成养猪户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不利于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本文就基层兽医站如何做好生猪养殖场的防疫管理给出了几点建议。

1 做好生猪防疫的意义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场普遍存在于乡村,规模小,有许多都是农村老百姓养殖几头生猪来增加经济收入,有些生猪养殖场户规模也不是很大,一旦出现疫情导致生猪死亡,那么给养殖场户带来的经济损失都是巨大的,因此,基层兽医站必须加强生猪的防疫工作,这样才可以避免养殖场户的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如若小养殖户不做好生猪防疫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动物疫病传播。

2 基层兽医站猪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低

基层兽医站人员对猪疫病防治工作落实的重视程度较差,进而影响到养殖场户对猪疫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导致养殖场户对猪疫病的防治工作不愿配合,进而对基层兽医站猪防疫工作的落实产生消极影响。

2.2 办公环境差

办公条件简陋,设备不齐全,工作条件差,素质较高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又苦又脏的防疫工作,从而出现了新老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

2.3 人员结构不完整

基层兽医站因其工作性质和待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工作人员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工作人员的年龄普遍较大,其防疫方法几乎全部因循老旧的防疫方法,防疫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改进,同时,人员配备较少,在防疫工作量较大的时期,人员配备不能满足防疫工作的需求,从而对防疫工作的深入开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2.4 流于形式化

因为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防疫工作只体现为表面工作。防疫设备不健全,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在很多防疫工作面前都有心无力,长此以往,这些必要的防疫流程就会被自动忽略,从而导致防疫工作不能深入发展。

3 做好生猪养殖场防疫管理的方法

3.1 提升对基层兽医站猪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

借助政府的力量对猪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养殖场户对猪防疫工作产生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入的认知,提升养殖场户对猪防疫工作的配合度。还要对基层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教育培训,使其深入认识到猪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其对猪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为猪防疫工作的落实打好基础。

3.2 签订防疫责任书,落实防疫责任

基层兽医站想要做好生猪养殖场的防疫管理工作,需要对兽医站负责范围内的所有生猪养殖场户进行严密的监控,并与养殖场户和乡镇村级防疫员签订相应的《防疫责任书》,在《防疫责任书》内对养殖场户和乡镇村级防疫员的责任进行明确,这样有利于调动养殖场户负责人加强生猪防疫工作的积极性,而可以使乡镇村级防疫员更积极紧密的配合兽医站和养殖场户做好生猪防疫工作,这样有利于兽医站制定的防疫措施的落实。

3.3 按照程序做好免疫注射工作

国家将口蹄疫、蓝耳病和猪瘟这三种疾病列入到了强制免疫的范围,因此基层兽医站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对这三种疾病的防疫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好其他疾病的防疫工作。兽医站首先要对辖区内的生猪养殖情况有一个了解,包括生猪的养殖规模、疫苗注射等情况,兽医站不负责采购,一般有县畜牧局下设的动物疫控中心或防疫科采购,乡镇兽医站报数量,免费领取足够数量的疫苗并发放给各个生猪养殖场户,指导生猪养殖场户按照程序进行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要落实每种疫苗的注射情况,确保各个生猪养殖场户将各种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注射,因為这样才可以使免疫效果更好。

3.4 做好猪免疫抗体监测

动物免疫抗体监测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是诊断动物疫病的必要依据。每年春秋集中防疫结束后,由兽医站按照相关疫苗抗体产生的时间,分别到各养殖场户对免疫结束的猪进行采血,严格按照血液的保存条件、时间等要求,及时送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抗体不得标的猪就行补免补防,补免补防结束后继续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直至抗体合格为止。

3.5 完善人员配备

政府要提升基层兽医站人员的待遇,吸引年轻力量融入基层兽医站中,增加基层兽医站中的人员数量,完善人员配备,做好春秋季防疫工作,提升猪防疫工作的落实效率。

3.6 严格执行消毒和生猪全进全出制度

生猪养殖场户要严格的做好养殖栏舍、注射器械、生猪本身、进出养殖场车辆人员、喂养生猪的用具等日常的清洗消毒工作,尤其是要注重对外来车辆和人员的消毒工作,应对外来车辆和人员做全面的消毒工作之后才可以进入生猪养殖场,生猪要做到全进全出。

3.7 严格执行产地检疫程序

兽医站对于养殖场户生猪的出栏必须做好严格的把控,兽医站必须要求养殖场户做生猪出场的检疫申报,在得到申报之后,兽医站要根据生猪的养殖档案对将要出场的生猪是否打完强制疫苗进行检查并做好休药期监管,没有打完强制疫苗的生猪不允许出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有病情的生猪流向市场,另一方卖可以使养殖户对于生猪防疫的意识得到加强。

4 结束语

我国猪类养殖场所大多建立在农村偏远地区,虽然养殖资源丰富,但在养殖管理以及环境卫生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对基层兽医站开展猪类防疫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此外,基层兽医站的基本设施以及相关疫苗药物普遍较为匮乏,还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为基层兽医站加强防疫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以及保障,如此一来,才能够促使基层兽医站从根本上落实猪类防疫工作,为我国养猪业的长效发展提供合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金华.基层兽医站对生猪养殖场的防疫管理探究[J].中国农资,2013,(44):142.

[2]曹成清.基层兽医站如何搞好猪的防疫工作[J].畜禽业,2014,(5):49-50.

[3]肖尧.浅谈基层兽医站如何落实猪的防疫工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