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BIM的应用

2018-05-14康春祥李凌洋

知识文库 2018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体系工程造价

康春祥 李凌洋

为适应建设工程市场的发展,我院土木工程系开设了土木工程造价专业。同时,为培养产学研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特点及建筑行业发展情况,需要制定并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此外,为迎合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探索将BIM技术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中,通过BIM相关课程的开设和BIM工作室的建立,建成特色鲜明、面向市场、课程实用、教学模式先进、产学联系紧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工程造价专业方向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同时工程造价行业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家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高度重视。2012年工程造价专业进入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教育获得新的历史机遇。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目前全国共计有17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如何在众多的院校中突出我院的办学特色,体现先进性,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IM作为建筑产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思想、技术和工具,已成为全国院校关注和发展的焦点之一。但目前国内BIM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居住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我校提出建设与BIM有关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教学体系的建设

1、培养目标

高校应严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根本、就业为宗旨、科研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高校能否根据当前形势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了这项使命的成败。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科研能力为目标。同时,通过对土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建筑行业的经济意识、管理意识、法律意识,从而对工程造价行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走向社会打下牢固基础。

2、课程安排

培养出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大学生是土木工程造价专业全体教师的目标。因此,我校采取在传统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划分模块、落实责任、严控质量,进行“理论学习+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对土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进行合理划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有如下几门:工程财务、工程法律法规、工程经济、土木工程材料及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工程地质及工程地质实践课等课程;工程实践课程包括: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管理与基本制度、项目管理等课程;研究与创新模块包括: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程生产实习设计等。

3、教材革新

传统土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材没有进行良好的衔接,专业课教材实例部分服务于单一教材、突出实例所在教材内容、相关教材内容一带而过,造成学生课堂时间的浪费,同时不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整体把握,因此,教材改革势在必行。例如,工程实践这几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一个实例,实例内容较长且相近。整体来看,我们可以采取一个工程项目实例,在不同的教材课程上突出不同的重点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教材重难点内容。同时,实现了教材内容的相互渗透,便于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BIM的应用

1、决策阶段的应用

工程的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最基本的一个阶段,决定了工程造价的成本。通过BIM技术模拟不同投资方案,得出模拟数据,选出决策阶段的最优方案。应用BIM技术可以根据工程需要从庞杂的数据库中选出有关的项目数据,然后根据项目的实际要求修改BIM模型的参数,就得到新的设计方案。显然,把BIM技术应用到工程项目的管理中,使工程项目得预算、管理变得简单、快捷,省去了传统造价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好的复杂环节。

2、设计阶段的应用

BIN技术应用的项目的设计阶段会提高项目造价的精确程度,其次BIM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可从中提取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比对,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了工程项目设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投标的各个公司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争取把项目的报价做的精确一些,由于一些计算人员对计算规则的理解不同或计算误差,造成投标公司与招标方的计算结果不同。如果招投标方都是用BIM技术做项目预算,有了统一计算规则,会大大降低数据的偏差。

4、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应用BIM模型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提前发现问题的所在,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返工成本。

三、BIM在教学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普及是必然趋势,因此,我校把BIM课程引入课堂。首先学习BIM的理论知识与实务课程,让学生深刻体会BIM的基本原理,为以后的相关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学习BIM软件的建模课程,通过老师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建模过程;最后学校开展建模比赛、仿真模拟、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BIM技术。

BIM技术进入工程造价课堂,是工程造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一步,是培养应用创新性人才的基础。

本文系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院级教科研究项目:(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组建设与BIM系列课程重点建设)HBJY17005。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体系工程造价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