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弯道超越”实现华丽转变的策略

2018-05-14李士秋

知识文库 2018年2期
关键词:泰州职教职业

李士秋

泰州职业教育是“泰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泰州教育的短板,如果不能补齐这个短板就不能建成严格意义上的“泰州卓越教育体系”。目前泰州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完善,机制需要激活,管理亟待规范,质量亟待提升,要下大气力,花硬功夫,迅速改观全省下游的局面。要补齐泰州职业教育发展“短板”,就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抢占意识空间制高点,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办学质量,打破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重枷锁,走内涵、品牌、特色发展之路,全面建成泰州卓越职业教育体系。

一、加强职教顶层设计,明晰职教发展方向

一是完善职教管理体系。成立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导委员会,系统谋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科学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布局、规模、师资、教学科研等重大事项,让全市职业教育有个清晰发展思路。积极推进重点领域、重点方面和重点工作改革试点,为深化职教改革提供鲜活经验和典型标杆;要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着力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改造升级力度太小、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管理力量薄弱、教学质量监控虚设、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实训设备陈旧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晰解决问题的路线图、时间表,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坚,在解决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瓶颈”问题上取得突破。

二是搭建职教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市职教学会职能,使之成为职教行政管理的补充,协助管理全市职业教育的科研、教研、教学质量的监管和评价工作;重视发挥市学科中心教研组作用,加强教学研究,围绕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提高课堂质量开展系列高效的活动;建立全市职业学校校长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重大难题,研讨如何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普职相互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是丰满职校办学资源。要合理职校布局,着力整合办学资源,科学界定全市职业学校的数量和结构,解决好当前全市职业学校数量少、在校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严重不匹配的失衡问题。统筹专业布局,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大力改善实训条件,淘汰陈旧过时的设备,根据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积极改造传统专业,迅速添置与现代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实训实习设备,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

二、创新学校用人机制,增强师资队伍活力

一是科学核定教师编制。确定各类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科研教辅、实训实习、管理工勤等人员所占编制比例。可借鉴高校师资招聘模式,打破编制束缚,采取备案制、合同制等人事代理用人模式,紧缺专业学科采取外聘、兼职等形式,从根本上改变职业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二是适度改革专业教师准入限制。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紧缺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招聘方式要进行改革:首先对具有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直接招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其次对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以上、全省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的优秀选手、获得高级技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可直接招聘到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再次坚持将教职工编制总数的20%由学校自主聘用兼职专业教师,并由财政按规定确定专业兼职教师薪酬水平核拨经费。

三是建立教师岗前培训机制。建立以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常态化校本培训、骨干教师自主培训、教师企业实践、教师培养培训合作交流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实行新任教师岗前企业见习实践;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到企业顶岗实践两个月;公共基础课教师和管理人员每两年到企业考察和跟班学习不少于1个月。

三、致力专业群建设,加快专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专业转型升级。紧扣泰州装备制造的传统产业,围绕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及其他优势产业,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快专业转型升级。围绕国家医药城建设步伐和泰州市港口城市建设规划,开设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软件开发、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市场营销等现代服务业专业,助推“三大主题”建设。推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向3D打印方向发展,数控技术专业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发展,应用电子向无人机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向工业机器人方向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向移动互联网、联想集团服务器方向发展。

二是致力專业群建设。对专业群建设进行充分的论证,完成专业群建设规划和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群建设规划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形成以先进制造专业群为主体,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专业群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格局。每个专业群由3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专业群在籍学生规模350(210)人以上。以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办学。通过向高水平的国际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加强国际合作,继续深化中德诺浩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德机电一体化师(AHK)合作项目的改革建设力度,立足全球视野,遵循国际标准,加大企业参与力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遵循教育全球化规则及相关国际惯例,努力探寻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走可持续发展的开放之路。

泰州职业教育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形成办学特色,以特色作支撑,以特色作推手,以特色树品牌,进一步找准位置,增强活力,激活潜力,强化内涵,差异发展,提增质量,打破常规,弯道超越,实现泰州职业教育华丽转变。

(作者单位: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泰州职教职业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泰州港—重庆港集装箱直航航线正式开启
泰州古韵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我爱的职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