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俄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2018-05-14姜春雪

知识文库 2018年2期
关键词:上课时汉语案例

姜春雪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应用语言学科的不断完善,学者们在理论创新的同时也不断探索留学生教学领域的一些基础问题。如:对外汉语教学法、 跨文化交际以及语用方面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在国外教学的经验和学生阶段所学的一些理论知识,针对具体教学案例作简要分析。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化,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攀升,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作为文化传播和交流载体的汉语备受重视,许多国家兴起汉语热,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方兴未艾。其中,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促成世界汉语热的动力源泉;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促成汉语热的政治平台;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推动汉语热的软力量。可是在这样良好的大背景下,两国人民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差异愈来愈受到重视, 下面从本人根据自身的汉语教学经历来谈谈汉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二、案例

案例1

汉语课上,老师在讲一个语法知识点,刚讲完,班级平时成绩较好的一名的学生喊道:“懂了、懂了,老师下一个。”老师看看其他同学的表情,很显然,不明白。当老师再讲一遍时,这个学生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他就会找其他学生说话,或者自己一直说,不给其他学生机会,为了照顾大多数同时保证课堂纪律,老师就会提醒他不要和其他同学说话,提问时有意识地忽略他,给其他同学机会,让别的同学说。这时候,他就会不高兴,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或者这节课甚至这几天都会很沉默,不再发言;或者他会在这节课上说很多很多话,以此证明他学会了,而他的这种行为也会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

课后老师跟该生进行谈话,向他解释并没有看不起他的意思,并肯定他汉语学得不错。给他讲课堂是全班整体的课堂,因此,应该顾及到全班学生的集体利益,照顾全局。最后矛盾解决。

欧洲的学生,尤其是俄罗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会比较活跃,他们喜欢老师注意到自己。因此,学生总是在问老师问题,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与关注,可是,一旦老师的目光不在他们身上;或者他在上课时说不该说的话时,老师多次点他的名字,请他不要再说话了,他就会很生气。并且认为老师对自己有意见,伤了他的自尊心。学生认为老师不公平,没有照顾到他的个人利益,还会认为其他同学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听不懂。因此,遇到此类事件教师不能像在国内对待本国学生一样的教育方法,要迂回。

案例2

上课两分钟了,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可是教室里还是有说话的同学,音乐的声音也在继续。老师喊了一声:“同学们,上课了,上课了。不要说话了,请关掉手机里的音乐!准备上课。”课堂安静了几分钟,可是,过了一会一个电话响了,学生就径直走出教室接电话去了。老师转身去写字时,学生们又开始聊起天来了。老师很生气,语气严厉的说:“安静!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要走出教室,上课时也不要随便说话!”一名学生就问道:“为什么,老师?我们交了学费,为什么我就不能在教室里说话?上课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出去?老师,这是学校,不是监狱,你为什么不让我出去,我到中国是来学习的,难道我们没有自由吗?”

老师听了很生气地说:“这是规矩,不行就是不行!”学生也很不高兴,整节课就趴在课桌上睡觉,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也以“老师,我不会”或者以“老师,我病了”为由,拒绝回答老师的问题,拒绝和老师配合。

在中国的课堂上,学生是不可以接电话的,而且未经老师允许,也是不可以离开教室的,上课时不允许进行与课堂无关的行为,不可以睡觉。中国学生的课堂十分安静,只能聽到老师的讲课声,即使学生觉得没有意思,也不会擅自离开教室。

这个班级学生习惯了西方的教育模式,比较崇尚自由、时刻讲求人权,不太适应中国式的课堂模式。教师要总结教训,在俄罗斯上课时,课前准备不要太过于雷厉风行,要循序渐进。

案例3

关于课下和学生交流问题

上面两个案例都是负面的案例,代表着我这半年的一些教训,其中有好多值得我今后注意的地方。在这里还有一些经验我个人觉得是值得自己保持或者在同仁中推广的。在孔子学院教学不同于国内的汉语教学,可以说在国内是对外汉语教学,到了国外就变成汉语国际教育了。学生们大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利用工作之余来孔子学院学习汉语,所以完成作业情况一致不够理想,有时甚至出勤也难以保证。而且他们在家中学习时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难以解决。久而久之进步缓慢。为了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汉语,解决学生在课外出现的汉语难题,我开始为学生建立了we chat群,让学生在群里提交阅读作业和提出问题。可是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没有we chat,在俄罗斯他们常用的聊天软件是whatsApp.我马上更换俄罗斯手机卡,用手机卡申请whatsapp群,让学生们在上面提交作业,我及时将学生的作业结果通过语音和照片的形式反馈给学生。现在我的两个班级的whatsapp群已经成为学生们日常汉语学习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了。

三、反思

文化冲突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首先要承认,植根于不同民族土壤适应各自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民族文化间存在着差异。既然存在差异,我们就应该用开放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努力尝试从目的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文化冲突,逐步化解这种冲突,而不是仅仅握住文化民族性的原则,去激化这个矛盾,使自己陷入困难困境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现和做法给予理解,用西方人的价值观来看待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融入到当地的文化环境中,真正的理解与接纳当地文化。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

猜你喜欢

上课时汉语案例
往期答案选登
样板案例
十二星座上课时最像什么动物
学汉语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康康日记
睡着只需半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