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业中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8-05-14汤蓉
汤蓉
口语交际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针对职业中学学生口语交际方面,联系个人口语教学实践,从激发兴趣,爱上口语;发挥潜能,自主学习;引入生活,回归生活这几方面作一番探索,希望能充分利用口语教学这一阵地和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口语交际做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
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作用举足轻重,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材尤为重要。而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有利于促进思维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世界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方便快捷的交际工具,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必须做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联系个人教学实际,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爱上口语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口语交际课堂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尤为重要,因为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才更活跃。课堂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给予赞扬
在从事口语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大胆说、大声说的能力,使其愿意交际,在说话时做到举止得体又言之有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赞扬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法宝。在教学中,我总是用心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说话过程中去发现他们的进步点和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从站起来什么都不说到说哪怕一句话,都是值得表扬的进步。例如学生的第一次口语交际《自我介绍》,只要学生站起来说,哪怕只介绍了一句话,我都会对他迈出的第一步及时给予肯定,给予他励的掌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由易到难,从姓名到介绍自己的外貌,再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当然,对不足之处,我也及时指出、纠正,但语气相当委婉。
(2)开展活动
活动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形式之一,口语交际是为学生与他人进行成功交流服务的。这就需要老师挖掘生活内容,联系实际,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兴趣,锻炼能力。因此,教学中,我尽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交流欲望,自由参与对话。如节日的时候,安排学生回家为父母做拿手菜。凡是做菜的学生积极性都相当的高,课堂上我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你能告诉其他人你的拿手菜是什么吗?怎样做成的?做这道菜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能教教其他同学吗”?这样一来,先体验成功做菜的感觉,产生想分享的愿望,再激发起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对提升口语交际能力不无裨益。
(3)创设情境
情境模拟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锻炼思维,活跃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努力创设能够促使学生互动的交际情境。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口语交际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度的调整、扩展、延伸,营造出能够有效诱导学生互动的情境。如让学生表演去某公司求职应聘的情境,通过一系列的问答模拟,让大家进行评议,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参演的同学也可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段时间尝试下来,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和实际应对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二、发挥潜能,自主学习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建构了这样平等对话的情境,学生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会对学习产生需要,进而去学好这门课。例如,在口语交际答询内容授课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出示十个常见问题,也允许学生自主确定问题进行回答。學生有了自主权,学得就比较用心,效果也很好。
(2)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我们教师应鼓励、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方法选择。任何方法,我们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例如我经常让善于表演的学生模拟书本上的具体人物,让声音比较有特点的学生来为她们配音,再让普通话标准的学生说一些旁白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真正乐于成为口语学习的主人。
(3)自主选择交际对象
我们都有同感,遇到熟人或喜欢的人,就特别愿意接近对方,表达内心感受,因此,让学生自主选择交际对象,能激发他们的说话欲望。例如:进行辩论的时候,由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各自的观点;表演的时候,由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搭档,模拟交际情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引入生活,回归生活
(1)生活引入教学,体验促进学习。
口语交际课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口语交际,如能扩大它的外延,联系生活,使学生跳出课堂环境,自然地进入口语交际情境中,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进入真实角色。
比如学生介绍一种水果,我先布置学生星期天去水果摊调查,了解一种水果的产地,并实地观察它的外形、颜色,并把观察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在上课时,我还特地买了些水果。班上每组同学发一些,触摸其外表,观察其颜色、形状,剥开外衣,观察果肉,品尝味道。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引导他们介绍这种水果,由于有了真实体验,学生们很快抓住了水果的特点,进行了出色的介绍,很多同学由此对自己喜爱的水果进行了头头是道的详细介绍;课后,我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向你的家长介绍你熟悉的一种水果,使口语交际的锻炼延伸到课外,从而不仅增加了知识,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口语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自我体验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走进多彩生活,拓展学习渠道。
口语教学要突破课堂环境,注重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进行广泛的口语实践。可以采用朗诵会、辩论会、参观访问、演讲、演课本剧等形式,组织各种文艺活动,走上街头,进入社区调查研究。让学生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在生活的大舞台中充分去学口语、用口语,练口语,把学习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例如,学生随家长逛超市或农贸市场等,能体验到买卖双方之间语言、动作、神态的沟通和各人不同的售卖技巧,这就是生活中鲜活的口语交际活动。学生稍加思考,就能更好地获得书本以外的活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自我介绍到家中电器等的说明,无一不是口语交际能力的运用。“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教师需引导学生勤观察,多实践,努力把口语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口语交际的范围就有多广阔。
(3)教学回归生活,激发学生情感。
在课堂中,口语教学的“人文性” 如何体现,我认为基点就在于“情感”。课堂上,我们把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用自己的语言融入眼神、动作等传递给学生,以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去思索,去领悟,这样才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起交际的冲动;才能使学生感到口语交际的意义,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口语交际的真实水平。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带着积极的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之中。比如让学生讲述爸妈关爱自己的片段时,老师可以预先展示一系列学生与父母的合影,酝酿情感,或者老师率先自述与父母的感人生活场景,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记忆思维,使真情实感在口语表达中自由流露,使学生不仅知道说什么,怎么说,而且让他们说的更好。
口语交际过程中,在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交际角色的同时,我觉得有必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要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足用好课本所提供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非一朝一夕,而课本资源是我们把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真正落到实处的立足点。(二)在立足教材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实际力求突破。根据不同地域等,采取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鼓励他们在教学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过这种突破也应有个度,那就是我们突破教材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是学生能接触到的学习、生活实践。
总之,要让学生真正爱上口语交际,真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策略众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肯定的是,口语交际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教师必须尽最大可能利用好各种资源,有的放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真正体验到口语交际的魅力,这样,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一定会硕果累累!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