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分析重

2018-05-14曾小涵

知识文库 2018年2期
关键词:欺诈商家竞争

曾小涵

价格欺诈有许多种表现情况,部分不法经营者习惯用虚假或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价格标记、价格隐瞒等手段诱惑消费者,这种做法无疑涵盖了价格欺诈的具体要素,即通过改变商品的工程量或数量、改变商品或劳动行为的品质,对买卖过程中的细节加以欺诈,这无疑触犯了法律。对此,本文将简要谈谈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分析这一问题。

在《价格管理调理》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我国民法对价格欺诈行为有着相近的条目,即一切主要欺诈行为及其市场表现,均应被法律禁止或记录在案。但价格欺诈却往往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些问题或大或小,有时甚至难以分辨或责罚,法律在处罚及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價格欺诈的主要特点

价格欺诈行为错综复杂,具有一定多样性及难辨性,它会诱导进而诱骗消费者进行交易、产生消费,综合来说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虚假降价,这种手段是利用消费者爱贪便宜的心理,名义上对商品进行降价,但实际上只是隐瞒了商品价格的真实情况,通过虚报、瞒报产品原价的方式,冒称降价以此引诱消费者购置他们的商品,如“赔本处理”“本店回家过年,一律降价销售”等;其次是欺骗式报价,即为了诱使消费者上当而用文字、语言、计量单位等标注价格,如贩卖糕点时标价“五元”,消费者以为是一斤五元,结果却是一两五元;最后是额外加价,即消费者最初获知的是一套价格,消费结束后却被告知了另一套价格或对一些本来没有标注过的价格,以此收取一定量的不合理费用。

综上所述,在价格欺诈的过程中往往具有以下两点特征:1.价格欺诈具有欺瞒性,销售者即便在主观上并非怀有恶意,但也还是客观上进行了不正当竞争,商家诱骗消费者接受他们的服务、购买他们的商品,但这之中却含有欺骗性;2.价格欺诈会呈现出破坏性,这种行为损害了正常的竞争秩序,令诚信经营者者不得不与不法经营者展开竞争,这无疑损害了诚信商家及消费者们的合法权利。

二、价格欺诈的主导成因

价格欺诈是一种违法行为,商家在进行价格欺诈行为时触犯了国家的相关法律,这违反了诚实、公正的经营准则,同时还会危害市场的正常经营机制,在商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政府应当运用法律的手段保证竞争规则的有序、稳定。为了事先竞争秩序的稳定,首先应做到的是找到价格欺诈的主要原因,以此归纳并尝试总结价格欺诈的主要成因。

首先,价格欺诈可能是由于商家的道德品质较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下,商人热衷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当绝大多数商人遵循市场规则合理定价、公平竞争的时候,市场将呈现出旺盛的活力,但也不能排除有一部分人试图牟取超额利润,当这部分商家开始行动的时候,价格欺诈的情况便产生了;其次,价格欺诈还有可能是消费者的经济意识不够强,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买与不买的自由,消费者同样拥有掌握交易信息的能力,但他们对产品的功能、质量等却往往不主动加以了解,即便是在3·15上曝光的厂家,部分消费者也还是会继续购买他们的商品,这样做无疑助长了不法商家的嚣张气焰;最后,我国目前法制建设仍不够完善,对部分消费欺诈情况没有加以严格的规范及掌控,这在无形之间纵容了价格欺诈这股不正之风,使得他们“越干越来劲”,长此以往,价格秩序势必会受到很坏的影响。

三、价格欺诈与法律调控

价格欺诈这一行为无疑扰乱了我国社会的公正与秩序,它给消费者们带去了很大的灾难,为此,人们应当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而基于多种角度尝试进行宏观或微观层面的调整。

在法律调控的过程中,由于价格欺诈往往不涉及人身或财产方面的重大伤害,因此在处理价格欺诈行为时,国家主要会采取《民法》协调并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争端。我国《民法通则》中有关于价格欺诈行为的描述,即“价格欺诈行为应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效力,法院可依法确认无效或予以撤销。”这直接反映了法律对价格欺诈的态度。为此,当消费者因价格欺诈成为受损害的一方时,法院往往会根据消费者的上诉要求及实际情况予以公正、公平的判决,即在要求商家退货、退换市场差价的基础上给予消费者一定程度的补偿。

此外,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价格法》的规定中,法律还对涉及价格欺诈的行为进行了一定的描述,规定中列举了多种不当竞争模式,又针对这些竞争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表明了违法商家应当承受的代价及支付的赔偿费用,这些法律措施对规范价格行为、处理价格欺诈无疑具有极好的规正作用。

总而言之,国家一直很注意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与保护,价格欺诈是一种严重违背诚信经营理念的违法行为,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到这些不法分子的侵害,国家一直严格制定着法律的内容与章程,随着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不法商家必将逐渐改变自身的非法行为,从而使得公正之风能够真正的盛行于世。

(作者单位:重庆育才成功学校)

猜你喜欢

欺诈商家竞争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竞争的合适位置
欧洲网络犯罪:犯罪类型及比例
感谢竞争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意外、健康保险欺诈概率识别
防范信用卡申请业务欺诈风险的中美对比
正确面对竞争
诚信乃是商家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