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非群体化传播时代

2018-05-14张晓冬

知识文库 2018年2期
关键词:群体领域时代

张晓冬

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他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描述了旧时期工业化社会的瓦解以及新时期信息化社会已经涌现。主要表现在传播领域、工业领域和生活领域,并且他提出了以多样化、差异化为主要特征的非群体化传播时代已经到来。现如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本文从信息传播领域的变化入手,探索非群体化传播时代。

一、未来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期间,对未来社会的定义众说纷纭。学术界认为比较权威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还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马克思和鲍德里亚较托夫勒在未来社会理论的问题上有更多的切入角度。马克思注重破解影响属于阶级斗争中的生产关系部分的难题。马克思认为生产是消费的重要保障,对共产主义的定义大多处在一个理想的状态。他还认为以工业化社会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制度规范、操作技术强、集中管理以及影响范围广速度快。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新时期到来之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快速的转变。例如:在工业领域,生产和消费不再分开。生态领域,资源节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领域,人们之间的沟通互动表现了多样化的特点,政治领域则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异军突起。更重要的意义是,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包括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皆是。信息时代取代了工业时代的统一性规范。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未来的社会是以多样化、差异性为代表的非群体化社会。

二、非群体化传播时代

非群体化这一概念特指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中,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精神与物质方面的需求都有着由统一化到多样化、由统一性到差异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在信息传播领域里的特殊表现就叫做“非群体化传播时代”。“非群体化”传播是传播理念上的革新。即接收者变成了传播者的一个有差别的部分,而且根据接受者有差别的需求,给予最终需要的方案以至于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

(一)非群体化传播的重要保障是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各种通讯工具及接收工具:例如:包括卫星与有线功能的电视、具有通讯功能的手机和传呼机、具有记录功能的录像与摄影器材以及具有传递文字功能的传真机、复印机。还有具有唱歌等娱乐功能的音乐播放器。不同的传播工具使人们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使不同人们多方面的需要的到满足。传统的传播工具正在经受新的非群体化传播工具冲击。网络技术的突然出现,使其原有受众被更加无情的分裂。电视、广播、报纸三大传统媒体终于与网络携手一同向前迈进。数字化、多媒体、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等技术的向前迈进,是非群体化传播时代的到来助推器。换句话说,它们可以是非群体化传播的典型代表。

(二)即将迎来“真正的个人化”时代

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位数字化教授曾经说过,人们的自由自主选择是后信息时代的典型表现。信息传播的丰富、多样、快速、实时、全球等特点得益于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闪光之处在于随之而来的多样化与无拘无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以计算机网络来是实现的,信息传递者可以是沟通的主导者也同样是传递过程中的享受者。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双方可以满足随时观看喜爱的视频内容,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信息传播的双方传递信息和收到信息的时间不是同一时刻,所以,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非群体化传播时代,交流沟通越来越注重人们的体验,越来越个人化是重要表现。相比之前,如今顾客掌握着通信系统的控制权。在未来的传播时代里,分子传播媒介即将崭露头角,逐渐取代大众传播媒介。因为未来的信息传播控制权在信息用户手中。用来传播的信息既可以是影像也可以是声音,逐渐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

(三)不确定的传播界限

非群体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是网络传播。网络传播不仅使传与受的界限变得模糊也使受众群体有群体化变为个体化。网上信息在世界范围的电脑上做无级传播,这直接挑战了传播学中的两级通信和多级传播理论。在非群体化传播时代里,信息用户将信息消费者和播放者设置在一起,他们可以通过自我搜索获取个性化需求的个性化和交互式的服务与信息,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传播传递具有个性化的信息。在新时代到来之际,信息传播范围逐渐缩小, 网络传播范围日趋扩大,与此同时,受众群体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性日益增长。更应辩证地看到体现在网络传播上的“宽泛”与“有限”的有机结合。综上所述,在非群体化传播时代,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广泛传播是前提,多样化传播是重要保障,“播”不会消亡,因为社会需要再整合,再前进。

托夫勒认为,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领域将会出现“非群体化”。社会将具备“非群体化”的基本特征。他还认为,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将打破传统的信息传递机制,逐渐形成呈现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性格特点。这位伟大的未来学家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启发更加激励了我们要完成的使命:改革和创新!

(作者單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

群体领域时代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调查
中间群体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