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一粒主题学习的种子收满树灼灼繁花

2018-05-14张艳秋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海量以读促写

摘要:行走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路上,一边学习,一边摸索。“语文主题学习”是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的一次尝试,我坚信播一粒自主学习的种子,定会收获满树灼灼的繁花。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海量;以读促悟;以读促写

“语文主题学习”是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的一次尝试。主题学习强调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此时教材中的选文不过是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更确切地说是个引子,引导教师和学生有选择地补充、跟进多篇阅读材料,以丰富学生的感受,获得语言的熏陶和感染。为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实效性,我把每一节语文课当成实验田,认认真真地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课堂上异彩纷呈,生机勃勃。

一、 实现课内“海量”阅读

语文教材和主题丛书宛如一对温婉可人的情侣,相濡以沫。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一道饕餮盛宴,在实验的课堂上,丛书时而牵手精读课,时而并蒂略读文,学生时而自由徜徉其间,时而精雕细琢品其味儿……犹如两只双宿双飞的蝴蝶。比如我在讲《卡罗纳》一课时,贯穿同一个语用点,合并两篇略读课,《卡罗纳》和《给予是快乐的》两篇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的独立阅读课,人文主题高度统一,同一思想教育的文章融合得天衣无缝,精美绝伦。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需求,我把语用点确定为“会用细节来描写人和事”。整堂课先在《卡罗纳》一课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带着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深度地理解了细节描写是写作艺术,只有细节描写才会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然后在《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中继续练习抓住细节来体会,学生从不同人物身上体会出了不同特点。最后落实到运用语言上。教学目标相对集中,教学内容大胆取舍,循序渐进,做到了一课一得。点燃了一个思想,你会看到灿然绽放的火花。

二、 以读促悟

我一直都相信,语文的味道是读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所以在这堂课上的读,更确切地说是有感情的朗读是贯穿课堂的主旋律。老师范读,韵味十足;默契的师生对读,余音绕梁。还说《卡罗纳》一课,上课伊始,我以朗读为切入点,学生自豪地读出了《长城》中的“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充满了无限留恋地朗读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際流。”在声情并茂地朗读后,我点拨了朗读的方法:体会心情,找准语气,和人物才能产生共鸣。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学生顺着我的引导走进了卡罗纳的心里,在无比悲伤的沉痛中读出了文本的味道。每一个句子都是一道美味佳肴,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我的心里有卡罗纳的痛却也有同学们读得美的惬意。在体会文本中老师和“我”的几段描写后,我和学生们进行对读,边读边添加提示语调和语气的词,和学生们一起读出了老师对卡罗纳的疼惜和语重心长地鼓励,读出了对学生们表现的担心和提出的严肃的要求,读出了“我”的贴心……只要让学生浸润在语言里,他们的语言思维就会得到滋养,不断膨胀,萌芽,更像一条涌动翻滚的河流,载着对语文学习的渴望,一路向前……

三、 以读促写

语文的最高境界是——会写。

(一) 写读书笔记

学生每人一个摘抄本,在共读时做摘抄用。学生对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语句,富有哲理的,有启发的言语会用笔画下来,随性地记录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自然而然的养成。随着实验的深入,我开始帮助学生规范读书笔记。每篇摘记统一规定形式,内容包括文章的类别、题目、作者、内容摘录。让学生对记录内容进行初步分类,如精彩语段、知识撷英、名言警句、古典诗词等,使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便于查阅和使用。三个学期下来,每个孩子已经有三本厚厚的摘抄记录了。

(二) 写批注,记心得

在充分地积累之后,课堂上我指点学生对所读的课本和丛书中所读的内容进行圈点批注,或者简单写出自己的感受。四年级的学生在《语文主题丛书》上的批注内容十分精彩,引得家长经常在朋友圈中纷纷写下感言表达自己的惊喜和赞叹。尤其在课堂上,抓住精读课文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和感悟时,学生们表现出了独特的感受,深刻的感悟加深了认识。强调个人感受的语文学习成了课堂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生动书写“妙笔生花”部分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每篇课文中都有精美绝伦的语段,阅读中感悟写作方法,从而仿写出相似的语段,从而落实了会写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乡下人家》后,老师出示了练笔内容,用拟人的手法,以现代诗的形式写写乡下的春天。我班的孙雪莹同学有感而发写下了:“田园好,风景四十鲜,锦绣乡村美如画,勤劳度日乐无边。能不恋田园?”细细阅读孩子们的稚嫩的诗,能清晰地感受到课堂那些语言片段的影响和浸润。有些句子是实验之前的孩子写不出来的,巧妙的读,必定能促进高效地写。

(四)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主题学习”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里旅行的过程。在这一行程中,学生的眼睛可以领略到无限的风光,心灵可以经历诸多情感的体验,于是,他们就产生了对写作的追求和渴望,经常参加各种作文比赛,经常开展异彩纷呈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选择古诗文,进行“古诗词竞赛”,每堂语文课前的“精彩三分钟”口表达活动……在写作中,学生学会了组织语言,在表达中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

行走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路上,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在摸索中反思,在反思中睿智。我坚信“我们都是坚毅的鸟,唯有拥抱才能飞得更高,将双眼向着未来远眺,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我坚信播一粒自主学习的种子,定会收获满树灼灼的繁花。

作者简介:

张艳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向阳路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海量以读促写
“语文主题学习”中的文本整合
我的“语文主题学习”探索之旅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
山区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初探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从教材中突围,走课内海量阅读之路
Hadoop构建的银行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