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议郑州作为铁路交通枢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

2018-05-14王若昕

科技风 2018年4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

王若昕

摘 要: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郑州作为全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如何充分利用现有铁路运力资源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发展浪潮中,重现昔日辉煌。文章对“一带一路”战略对郑州铁路枢纽带来的机遇进行了一定研究,分析了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若干解决对策。

关键词:铁路枢纽;一带一路;战略

郑州,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曾经的铁路枢纽老大。铁路,让郑州一跃成为整个中国连接东西南北的两大主要干线的交会点,以及华北、东南、西北区域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以及党中央在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列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当前,郑州铁路已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動力转换”的发展新常态,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充分发挥郑州铁路的比较优势,抓住有利时机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真正起到枢纽带动作用,是郑州这个曾经以铁路为辉煌的城市面临的课题。

一、郑州铁路枢纽的优势

(1)强大的货运调度能力。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它纵连京广铁路线,横接陇海铁路线,是我国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冲,郑州北站有151条站线,390多公里长的线路,每天有400多列货车在这里进出,20000多辆车辆在这里集结、解编。圃田西站(原郑州东货运站)是全路综合型特等货运站和国家内陆铁路货运一类口岸,是亚洲最大的货运站之一,是郑欧班列的起点,从这里发出的货物运往欧洲各地。

(2)强大的客运能力。郑州站既是全路特等客运站,也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特等铁路客运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客运中转站之一,同时也是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既办理高铁、城铁、动车,同时又办理普速客车业务的铁路特等客运站,每天接发和过往的客、货车达700多辆,日均发送旅客8.2万人,最高达到18.7万人,每天过往人流近20万人次。郑州站为集高铁、城际、动车及普通列车为一体的综合性车站,优势在于能够为旅客提供不同类型的列车出行。尤其是京广高铁郑州东站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方便换乘、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是中国高速铁路网中建设规模最大的多向通道交汇枢纽站。

(3)强大的客货运集团优势。郑州铁路枢纽目前拥有亚洲解编作业功能最完善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圃田西站、全国最重要的客运中转站郑州站和高铁米字枢纽站郑州东站。还有在建的郑州西站,即将开建的郑州南站,三大高铁站汇聚着发往全国的高铁列车,就近来到其中的一个车站,公交般便利的高铁将第一时间将旅客送往全国各地,2小时内通达河南周边各大省会及重要城市,5小时内到达国内各大重要城市群,8小时内通达全国绝大多数大型城市,强大的集团优势日益显现。

(4)强大的综合物流辐射能力。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始于郑州圃田西站,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波兰后到达德国汉堡,全程10214公里。首趟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于2013年07月18日运行,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郑欧班列的车次为“80001次”,是全国各地发往欧洲货运班列中的“第一号”,郑欧班列保持了连续运营和高效的返程货源组织。2016年,郑欧班列开行了200班,承载货量比2015年提升30%,郑州率先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梦想,足不出户,即可买到欧洲、中亚生产的产品。

二、郑州铁路作为枢纽的不足

首先,经济地位的不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发展东西差距仍然存在,郑州东西两方向上的货运量仍存在着巨大差距。在铁路运输方面,随着武汉、西安铁路局的成立,郑州铁路运输的枢纽地位有被削弱的风险。郑州铁路枢纽的优势更多体现在“量”而不是“质”上。每年3000万吨的年铁路货运量虽然在中西部领先,但高附加值的集装箱和行邮行包在总货量的占比较低。

其次,产业类型的不足。郑州市目前有汽车、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煤电铝等六大优势产业,但产业类型并不完善。郑州虽然地域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但一般物流企业往往仅作为一个中转地,以郑州为铁路运转基地的知名物流企业并不多,无法形成产业优势。

其三,专业人才的不足。郑州市区内有23所本科院校,34所专科院校,及数十所中专院校,初级专业人才数量丰富,但缺乏具有国际视野,高技术专门人才。例如部分行业的高级工程师、高级金融人才、高级国际贸易人才、高级翻译等奇缺,难以适应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三、面对问题的“对策”

一是目标市场细分问题。“一带一路”的输出输入市场大,对我国而言,需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体系、法律法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从服务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不同国家、地区铁路运输市场的特点和需求,细分铁路“走出去”的重点区域和业务领域。

二是产业资源布局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需要超前谋划、深入研究铁路产业资源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利用现有“郑欧列车”优势,一方面要锁定目标市场,统一谋篇布局,合理配置规划设计、工程建造、装备制造等产业资源;另一方面要整合国内企业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建设资金是铁路“走出去”的主要难点之一。采用何种商业模式以有效规避和降低资金风险,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综合考虑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项目特征、政治环境、我国利益等因素,按照因地适宜的思路,灵活运用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完成投资建设)、EPC(设计采购建设)、EPC+F(设计采购建设融资)等运作方式,积极探索工程、资源、金融、服务等跨领域商业模式的组合,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信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铁路交通运输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郑州”——这个曾经经历过铁路“黄金期”的城市,将借助这股春风真正树立起自己特有的“铁路”属性,重现往日辉煌。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物流现状.

[2]郑欧班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郑州市统计局官方网站).

[3]郑州市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VR平台的战略选择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中国外交战略需大调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