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2018-05-14何雨潇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讲学僧人文言

【教材分析】

《河中石兽》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篇文言文选自清代学者、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并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故事性、趣味性强,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简单方法,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课文文字意思明朗易懂,但其文字背后的哲理意味深长,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还是有难度的,就这需要老师适时的指导点拨,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技巧,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和课文背后的深意。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掌握阅读浅近文言文的方法技巧。

2. 反复诵读文言文,了解故事情节,抓住重点字词,体验作者对僧人、讲学家的批评和对老河兵的认可态度,把握作者的观点。

3.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借助注释,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掌握阅读浅近文言文的方法技巧。

2. 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明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河中石兽》。请大家读课题,作者叫什么名字?同学们,当这个字作姓氏时,应该读第三声“jǐ”,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犯主观臆断的错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也有人犯了这样的错误,让我们一起走进清代学者、文学家纪昀的《河中石兽》。

二、 诵课文

1. 学生齐读课文,正字音。

2. 质疑:“转”字的读音。

明确:“倒”字读“dǎo”时意为竖立的东西横倒下来;读“dào”时意为上下颠倒或前后颠倒。“倒掷”应为“dǎo zhì”。

出示字义,根据释义判断读音。

(过渡:刚才我们解决了文章字音部分的问题,现在我们合作翻译课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三、 知翻译

1. 分组合作翻译课文内容

(1)出示部分字词翻译,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2)一人朗读句子;一人翻译重点词汇;一人翻译句子;一人总结归纳。

(3)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翻译的,可以提至全班一起解决。

2. 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根据你们刚才翻译的内容加以概括。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课文内容。

人物地点结果

僧人求二石兽于水中顺流而下不可得无迹

讲学家原地沙下失败

老河兵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

3. 出示错误翻译,学生找出错误,归纳翻译文言的方法。

过渡:词义的理解是为了打通句意和文意,这里有两个句子的翻译皆有错误,你能发现并改正吗?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错误:找石兽在水中,竟然没有得到,认为顺流而下了。

正确:(寺僧)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能找到,(寺僧)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错误:木片没有对错,怎么能够被突然上涨的河水带它离开了?

正确: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过渡:学习文言文并不难,关键是要学会归纳,找对方法,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了什么以及想表达什么。

方法小结:古今异义要调换,省略部分要补充;语序调整符语法,重复啰唆要删除。

四、 解人物

(过渡:这是一个河中求石兽的故事,但是作者表达的意图仅仅是寻找石兽吗?)

纪昀的很多作品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读出作者的感慨?

1. 请大家在第三段找出表示作者感慨的句子。

预设:可据理臆断欤?(解释句子)

指导学生朗读反问的语气,重读“欤”。

2. 把“可据理臆断欤?”改为陈述句。

不可据理臆断

3. “据理臆断”是根据谁的做法而言的?

讲学家

4. 谁没有“据理臆断”呢?

老河兵

5.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有一个同样的神态,是什么?

6. 他们的笑一样吗?请在他们的语言中揣摩一下人物的神态,在括号里填写一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并说明理由。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预設:

讲学家:讽刺、高傲、自负、嘲讽——空谈理论、自高自大

老河兵:自信、从容、坚定——实事求是、考虑全面、自信从容

7. 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

8. 书上有幅图片,僧人的神态是怎样的?他的笑又是一种怎样的笑呢?

预设:尴尬的笑、迎合的笑

9. 图片之外还有谁?他对这三人的神态是怎样的?从此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预设:图片之外还有作者纪昀。

对僧人:批评对讲学家:讽刺对老河兵:肯定

五、 悟道理

1. 老河兵会让你想到《卖油翁》中的谁?为什么他们都能那么自信从容?

预设:由老河兵想到了《卖油翁》中的卖油翁,他们都那么自信从容的原因在他们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了,注重观察生活,并勇于实践。

2. 从僧人、讲学家和老河兵身上,你得到什么启发?

预设:不盲目跟从;不“据理臆断”;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作业布置】

对于课文,我们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产生疑问。下面这则资料也许会引发你新的思考,请与同学交流。

材料一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昀

河中(求)石兽僧人(盲目行动)

讲学家(空谈理论)

老河兵(实事求是)

作者简介:

何雨潇,贵州省贵阳市,贵阳一中普瑞国际学校。

猜你喜欢

讲学僧人文言
银龄讲学
2019银铃讲学计划印发湖南拟招260人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白云深处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人生即修行
当老鼠变成虎
谁怕谁
浅谈讲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