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领导人的现代化情结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17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宣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15年即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抚今追昔,不禁联想起党的几代领导人的现代化情结。

“站起来”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所谓“站起来”就是洗刷百年耻辱,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站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新中国而实现的伟大使命。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屈辱的近代史也是一部由“跪着”到“站起来”的抗争史。中国各阶级的力量从来没有停止过抗争和求索,但由于历史和自身的阶级局限性,这些探索都找不到“救国救民”的根本出路。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出现了历史性转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担当起了使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使命,开辟了“站起来”的伟大时代,实现了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的愿望,實现了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的梦想,奠定了以后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开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在1963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报告中号召全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技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964年,毛泽东在修改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在1975年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步从“三五”计划开始,用15年时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富起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华民族“站起来”以后,就有“富起来”的渴望。所谓“富起来”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走向共同富裕。

“富起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断实现的伟大使命。

1978年3月18日-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在有6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号召“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富起来”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往前走的,但“富起来”真正开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个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就是要“富起来”。总设计师邓小平设计了“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图,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这些设想都是切实可行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具体化为“小康之家”,并称之为“中国式的现代化”。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正式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应地,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两步走”战略:20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又构想了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战略构想随后被写进党的十三大报告之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目标。这样,现代化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

中华民族“富起来”是举世瞩目的大事,对世界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有些贡献更是开创性的。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实践,为社会主义摆脱困境、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起来”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所谓“强起来”,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强党、强国、强军的有机统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伟大使命。

党的十四大宣布11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党的十六大宣布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了本世纪前20年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国家、军队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党、国家、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出号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并且描绘了未来30年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后15年即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新三步走”的战略安排。

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强起来”的愿望和信号从未如此强烈,“强起来”的走势和表征从未如此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强起来”的新时代。

“强起来”是“富起来”的“升级版”。“强起来”是在“富起来”的基础上全方位地提高和升级。但需要指出的是,“强起来”不等于“已经完全强大”。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这提醒我们,“强起来”的同时要进一步“富起来”;“强起来”不是“现在完成时”,而是“长期进行时”;“强起来”绝非“百米冲刺”那么简单,要有“万里长征”那样的决心和韧劲。

(《学习时报》2017.11.29尹汉宁/文等)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我的女巫朋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