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总书记做街坊”
2018-05-14
“西城大妈”们,守护首都的热情历久弥新。仅2015年到2016年,就有2000多名“西城大妈”举报各类违法犯罪线索,警方根据这些线索拘留了1425名嫌疑人。“我们在和总书记做街坊邻居,有责任共同维护这里的安全秩序。”一位“西城大妈”说。
北京天安门西侧,有一条大街贯通南北。街道叫府右街,南端与长安街相接。大街东侧有一段长约2000多米,金色琉璃、苍松翠柏掩映的高大红墙。红墙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的西墙。红墙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工作生活的地方。红墙外,生活着北京市西城区120多万干部群众。
红墙一侧连接着中央党政机关,一侧连接着地方干部群众。作为党和国家首脑机关办公所在地的西城区,“和总书记做街坊邻居”的特殊地理位置,让一代代西城人自觉养成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红墙意识”,其核心要义是“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
1999年,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正式提出“红墙意识”概念;2014年,西城区委将“红墙意识”上升为全区工作指导思想;如今,“红墙意识”已成了新时代西城人的自觉。
“不把忠诚刻在心里,这份工作干不下来”
中南海西墙外一街之隔,有一个小院24小时昼夜忙碌。这里是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
府右街派出所因为紧邻中南海,被称为“中国第一所”,这里的民警也被称为“红墙卫士”。派出所的民警承担着维护中南海周边治安秩序、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警卫中央领导出行安全等任务。
围着中南海红墙,巡查一遍走下来,快则45分钟,慢则1小时20分钟。府右街派出所的民警们不知道围着红墙走了多少圈。
“这里的工作看似简单,站岗、巡查、维护治安,可是责任重大。如果不把忠诚两个字刻在心里,这份工作真干不下来。”民警们说。
不说站岗执勤碰上特殊情况,“就说在夏天的新华门、冬天的北海桥站岗,我们所的民警没有不怕的。”外勤四中队副队长姚孟说。
新华门坐落在西长安街西段,是中南海的正门;北海大桥是中南海与北海的分界桥。夏天新华门的岗位没有遮拦,地面温度超过50摄氏度,2小时站岗下来能晒脱一层皮;冬天北海桥的岗位北风呼啸,有的民警穿了12层衣服,不到半小时就被冻木了。
尽管工作单调辛苦、压力大,但是府右街派出所的民警们站了几年岗后,都“不想走”了。有一次,外勤一中队队长顾刚在新华门站岗,路过的一位老民警专门走上前来跟他说:“你们为中央站岗,我很羡慕你们。”那一刻,顾刚心中充满自豪。
“安全警卫工作既没有缉私禁毒的叱咤风云,也没有卧底侦查的惊心动魄,有的只是忠诚坚守、默默奉献,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酷暑还是严冬,我们代表全国公安民警直接承担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神圣使命,用坚强的意志和代代相传的红墙卫士精神,时刻践行‘为党中央站岗,为群众守夜的铮铮誓言。”府右街派出所副所长谢刚是西城区公安分局评选出来的红墙卫士先锋岗获选人,他在获选感言中这样说。
在西城区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在这些大街小巷每一个岗位上忙碌的党员干部口中,“忠诚”二字都不断被提起。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与老百姓最亲”
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南侧的前门西河沿街,是大栅栏街道辖区内一条东西贯通的市政道路。自去年4月担任这里的街巷长以来,每天早上8点,军转干部王俊礼的工作都从此开始。
“西河沿街长1150米,共有123个居民院落,992户居民,187家商户。”王俊礼对这条街道的情况了如指掌。这种熟悉源于他每天的“转街”和居民各种各样的求助电话。
“转街”是西城区党员干部调研的一种特殊的工作方式。他们或徒步,或骑单车,亲眼观察城市治理运行情况,亲耳听老百姓意见。通过这样的调研,西城逐步提出了街区整理计划,并全面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治理背街小巷的行动。
去年4月,王俊礼来到西河沿时,看到的是这样一条街道:车辆乱停乱放、家家户户占道堆物堆料、店外經营……背街小巷的乱象,这里也都有。
去年4月,西城区约1776条街巷胡同、1430条背街小巷都有了街巷长,开展背街小巷治理。
王俊礼到任后,从“啃硬骨头”开始,首先破解街道车辆停放问题。他先后3次召开居民、商户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最终达成共识。在街道统筹下,协调附近的北京坊地下停车公司,把78辆居民的机动车停放在了地下车库。
引导居民商户自律,关停“七小”门店,拆除违规牌匾,清理堆物堆料、僵尸车辆,聘用安保人员,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交通疏导、安全巡控、秩序维护……
1年下来,西沿河大变样,街面整洁利落。
改变的还有居民对王俊礼的态度。刚当街巷长推行工作时,有人冲着王俊礼喊:“你是什么官?能解决问题吗?叫你们领导来!”王俊礼没少受委屈。现在,走在西河沿街上,经常会有商户和居民跟他打招呼:“小王,又来检查了?进来喝口水吧!”遇到事,大家也愿意打电话跟他商量。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离红墙最近,与老百姓最亲。我们要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我们身上直接体现。”王俊礼说。
“‘红墙意识不遥远,每个人都在用行动诠释它”
65岁的柳素霞是西交民巷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除此之外,她还有好几个身份:治安志愿者、环保志愿者、慰老巡视员。
柳素霞的这些身份又可以用一个知名度更高的身份概括——“西城大妈”。
在北京西城区50平方公里的辖区、120余万人口中,“西城大妈”是一支有口皆碑的队伍,其成员身穿红马甲、臂挽红袖标、头戴小红帽、胸佩志愿者上岗证,在西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每逢重大活动,这些身影就更加频现。
实际上,“西城大妈”是一个志愿者联盟,总数约10万人,大多年龄在58岁到65岁之间,其中女性人员占比约七成。近10万“西城大妈”中有7.8万“登记在册”,约2万是未在社区注册的群防群治力量。
柳素霞前几年得了滑膜炎,医生嘱咐她“省着点用膝盖”,但是柳素霞却有“职业病”——“闲不住”。治安志愿者相当于“流动的摄像头”,每逢任务上岗,“让我在家待着,肯定待不住。”柳素霞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面对超长会期,他们也站了超长时间的岗。每天,早8点到12点甚至下午1点,下午两点到5点甚至6点多,他们兢兢业业守护在人民大会堂西侧这一片安静的街区。
30年来,柳素霞已累计志愿服务超过2万小时。
“西城大妈”们的责任心也由来已久,守护首都的热情更历久弥新。仅2015年到2016年,就有2000多名“西城大妈”举报各类违法犯罪线索,警方根据这些线索拘留了1425名嫌疑人。
“我们在和总书记做街坊邻居,有责任共同维护这里的安全秩序。”一位“西城大妈”说。
柳素霞则认为:“‘红墙意识不遥远,每个人都在用行动诠释它。”
“‘红墙意识是一种品格,是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职守的品格;是西城区党员干部群众把“四个意识”转化成听党指挥、为党尽责的实际行动。”西城区委书记卢映川认为,“红墙意识”经历了从局部街区到全区整体、从党员干部到广大群众,并将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
(《工人日报》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