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人为本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

2018-05-14刘晓领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理念管理教育

刘晓领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和发展,我国教育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传统的教学理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素质教育的需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提出并不断的推广和落实。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对高校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中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应当对人才的培養和教育投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而其中首要的便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高校应当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逐步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从而满足当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2 以人为本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存在问题

虽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提出很久了,各大高校也积极将其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指导方针,但在高校实践教学活动中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实施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以人为本的环境氛围

我国教育起步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稍显落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现今很多高校教育仍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呈现出“高姿态”的管理者形象,并没有与学生积极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学校是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甚至体现出一种权威神圣的感觉。在社会大环境中,“社会本位”以及“官本位”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到国民意识里,导致当今社会普遍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现今很多高校都是领导和教师把握话语权,没有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机会。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高校很难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无法体现学生个体的地位与价值。

2.2 教师缺乏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结合现今高校教育管理现状来看,由于教师和领导自身重视程度的缺乏导致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施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贯彻。很多教师还没有摆正教育的态度与理念,仍把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当作企业管理一般,仍沿用以往的教学经验,全凭感觉来处理学生事务,没有将学生为本放在首位。甚至部分领导会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当作工厂管理,将学生视为流水线上的标准品一般,将学生的管理责任全权交由教师,没有深入的去研究和分析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实质,没有正确理清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要求学校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充分为学生考虑,所有管理工作围绕为学生服务而展开。

2.3 现今高校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无法满足以人为本教育的要求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源数量不断增加,而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发展却没有跟得上生源数量激涨的需求,导致现今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欠缺的问题,其中师资力量的欠缺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衡,部分高校的师生比甚至达到20:1,这会导致学生难以得到充足合理的教学质量。高校大部分采用公共课程的方式缓解师资力量的欠缺,而这会导致教师很难有精力和时间去了解和关心每位学生,能做到充分的教学已经很不容易了,落实以人为本则显得尤为困难。在这种形势下,由于教育资源的欠缺与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在实践教育管理中无法有效实施以人为本管理举措。

3 以人为本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3.1 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首要的应当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应当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铭记于心,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参与到日常教育管理活动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高校可以通过支持教师或学生组织相应的机构,来落实和贯彻民主管理与决策,从而为全校师生提供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还应当构建合理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对教师的评价和看法,从而督促教师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体现教师主体地位,在教学工作者给予教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给予教师提升自我的机会和空间,为教师的学术研究创造条件,充分满足教师的内心期望与诉求。

3.2 把激励当作高校以人为本管理实施对策

管理学中有一句比较经典的话:“激励是管理的核心”。把这句话放在高校人本管理中也同样适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机制能够较好的发挥管理的作用和效果,良好的管理者应当将激励当作有效的管理手段。高校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尤其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励的方式能够极大激发人的潜能和能力,合理的激励能够提高人的期望值,激发人进步的欲望。所以,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为师生营造和谐的环境和条件来实现他们的需求和诉求,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创造性。在激励模式下,能够较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体现人本思想。

3.3 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

所谓的以人为本,在高校教育中主要是指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教育工作中作为直接的方式便是在课堂教学中还原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转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模式,从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将以人为本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应当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优化和改革,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致力于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和谐、民主、自由而又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环境中愉悦的学习和成长,充分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与关怀,进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高校教育水平逐步提升。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不断推广。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应当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理念管理教育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用心处事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