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8-05-14万玲莉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设置院校职业

万玲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输送了大批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进行评价分析,提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其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所存在问题,继而从学校、政府、企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对策。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一轮的职业教育改革也随之展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如何,本文将从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现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1 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意见。时代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国内和国外两个环境的交错影响,把握和分析好当前环境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

从国外背景来看,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的推动下,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例如德国的工业4.0,以强化人才的有效供给,通过教育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目的。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无不需要职业教育进一步盘活我国人口优势,释放我国人力资源的红利,提高广大群众生活品质。

2 我国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现状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目前,全國共有高、中职职业院校1.23万所,每年年均招生在930万人左右,其在校生共计达26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近些年高等专业教育一直处于规模扩张后的结构调整、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因而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也出现了其特殊的发展特点与现状。

2.1 广:高等职业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体系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

目前,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体系上呈现出“包罗万象”的特点。以福建省福州市的高职院校为例,在教育部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文件中,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等16个专业大类,在高职院校中都均有涉及,且设置面广,涵盖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市场性、行业性,同时这也使学生可选择性增强,促进学生个人专业兴趣的发展。

2.2 多:高等职业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结构层次鲜明,精而细;

结合福建省福州市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招生简章来看,在专业设置上涵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各院校在电子信息、交通运输以及教育和旅游类招生人数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大类;其次,在其专业设置上,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化,专业层次结构越来越鲜明。这不仅仅表明人才培养不仅仅在数量上的把控,更重要的是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培养的是“精益求精”的“专门”人才。例如福州某高等职业学校,在其招生简章里,对其软件技术这一块,将其细化为三个模块(VR技术、阿里云计算运用、阿里大数据运用),这有利于更好把握专项技术,培养这一领域专门人才。

2.3 新:高职学科专业建设与时代相结合,与时俱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教育的发展要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只有与时代并肩,才能站在时代的肩膀上去改革创新获得更好的发展。“互联网+”的格局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也催生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纵观全国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的设置在原本传统的大学科门类底下也在不断进行着“推陈出新”,例如在电子信息门类,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6年补增专业”文件中,明确提出在电子信息大类下的计算机类中新增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3 我国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设置的规范性不够,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福建省福州市的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开设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比较集中,大多集中在财经、土木建筑、电子信息等大类,而且从各高职院系的招生人数比例来看也都非常高。这种专业设置的不规范性,势必导致“热门专业更加火热,冷门专业冷到冰点”的局面,如果这种专业设置长久存在的话,则会在学生就业时期造成“就业难”的问题,使得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具体来看每个学校在大学科专业门类下的专业设置,发现专业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在电子信息大类下,个别院系既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又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比两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述,发现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课程设置上也大体类似。究其原因,还在于学校等相关部门缺乏对学科专业设置的合理规划,为了争夺生源,不顾自身实际和市场饱和度,盲目追求低成本高热度的短期利益,最终导致专业设置不规范,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3.2 学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专业设置特色化不够;

由于受地理区域位置、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性影响,各地方的办学条件也都大相径庭。以福建福州为例,现福州市内高职专科院校共计16所,其中国家级示范公办2所,省级示范公办4所,公办与民办各计5所。由于院校类型的差异,导致其院校在国家政策享受有所差异。国家级示范公办在学校经费问题上远远高于民办。经费问题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费的短缺必定会导致一些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学基础设施薄弱,学科实力与师资队伍方面相比国家级、省级示范公办明显存在一定差距,专业设置上也随大流,缺少院校的特色,专业设置特色化程度不高。

3.3 专业设置与国家政策、经济产业对接力弱;

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对接,才能更好的服务经济,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从2012年开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与第三产业相比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开始逆袭。截止2016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达到296236亿元,第三产业更是达到384220.5亿元,此外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也指出要大力发展诸如新能源等的新兴产业,所以对于专业的设置上,我们应大力提倡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目录。而从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来看,高职院校开设与当地经济产业相对接的相关专业较少甚至空白。由于专业的发展要适应产业发展,所以在院校专业设置中应准确把握好当地经济产业布局,结合当地产业的规划来进行专业设置,以此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使其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产业相对接。

4 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发展性建议

4.1 学校

学校是教育者展开教育活动的场所,也是受教育者接受文化知识熏陶的场地。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承担着重要责任,而职业教育又是以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所以在新时代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我们要以学校为主战场。首先通过寻求院校特色,制定符合院校特色的特色化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群;其次还应与当地经济产业相对接,结合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努力加快高职院校专业的转型与创新;最后还应加强学校内涵外延的建设,在努力打造精品专业的同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做好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保驾护航。

4.2 政府

政府在整个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除了制定政策,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外,政府还应成为学校和企业的“红娘”。首先政府应做好就业市场上的企业需求分析等相关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制定政策,落实在各高职院校,使其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其次政府应扮演好“规划者”的角色,通过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建立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专业建设规划,使其专业开发与产业结构相对接。

4.3 企业

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企业对实训学生而言,是他们走出专业进入行业的领路人。因此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使其人才专业建设与技能、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双对接,从而达到校企共同开发学科专业共建学科体系。职业资格证书是连接专业和职业之间的桥梁。在就业市场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往往具有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在校企合作方面,还应加强就业与专业想对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在企业人才信息培养的过程中,实现专业与技能的匹配,最后实现“双赢”。

总之,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专业建设与经济相对接,又要考虑到学校自身条件,既要注重专业建设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也要考虑到专业特色化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学校、政府、企业三方面的力量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继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迈向新征程。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设置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