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知合一”教学思想构建生命化课堂

2018-05-14张俊魏宁宇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合一职业院校职业

张俊 魏宁宇

生命化课堂是在现行课程背景行提出的一直全新的教学理念。它的基本特征是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重视生命的体验性。职业院校是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职业院校中以“行知合一”的教学思想构建并开展生命化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知、情、意三者和谐发展,为大国工匠的锻造扎实根基。

“生命化课堂”就是通过充分的释放生命的活力从而实现生命成长的目的,来提升每一个生命的价值赋予课堂教学以生命的意义。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中,转变思想是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保证,关怀生命是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核心,个性评价是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动力,行知合一是构建生命化课堂的落脚点。本文以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机械手驱动技术》为例,浅析以“行知合一”教学思想为基础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

1 生命化课堂教学与行知合一教学理念

1.1 生命的基本特性

生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非常熟悉的词汇, 如生命价值、生命意义、艺术生命、职业生命等等, 但是却很难用精练、简短的语句去概括生命、定义生命。因此现代科学都不再是执着于去探究生命是什么, 而是探讨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以此作为他们理论的基点。

1.2 生命化课堂教学

什么是生命化课堂教学?从学生生命发展的取向来定义生命化课堂教学,认为生命化课堂教学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学生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生命化课堂教学就是要唤醒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生命价值。

笔者认为,所谓生命化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构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场景,选择与课程紧密衔接的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获得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1.3 “行知合一教学”思想

“行知合一”教学思想是由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學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其中的精髓。

“教学做合一”思想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指基于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与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职业教育的对象上来说这种理念有它独特的道理。首先,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从中、高考中淘汰下来的学生,这些学生经过自然分流进入了职业教育,大部分学生对于理论学习不在意,但是他们往往习惯于动手实践,用实事来说话。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地对他们实施传统的理论教学,而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把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利用他们的特点,发挥他们的特点,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知识与技能点,从而获得真知。其次,职业院校的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岗位多数都是在一线操作岗位,岗位需求决定了他们在学校中需要接触更多的企业规范、行业行规、操作经验,这些内容单单靠教师的教是很难全面掌握的,更需要学生通过亲身操作与经历,增长企业规范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深化理解专业理论知识。

1.4 生命化课堂与“行知合一”教学理念的交集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生命化课堂是要让学生在课堂里享受学习,延续生命,让教师的授课富有延续性、指导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形式需要与教师的授课产生共鸣,学生能够感悟自己的学习目的,体会自己的学习价值,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那么,如何在紧张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能够传授知识,又要能够感悟生命呢?教学模式就变的异常重要,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贯彻“行知合一”的教学理念,创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学习、实践、反思三种教学要素有机结合,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验证理解专业理论知识,更能进一步的对理论知识进行优化补缺,最终将所学知识转变为生命要素。

2 基于“行知合一”教学思想的生命化课堂主要特征

行知合一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近生活、重交流

教学课堂成为一个热烈交流的场景,这个场景是与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朝气蓬勃的过程,每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课堂洋溢着生机、闪炼着智慧的火花。

2.2 悟生命、求创新

学生个体在每节课上智慧生命得以延展,或多或少有生命的感悟,在和外在主体思维与亲情的碰撞中一次次得以升华。学生的生命性在萌动中产生创造的结晶,在有限的时空乐此不疲。

2.3 学理论、练操作

在课堂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实践的依据,实践操作作为验证理论教学的试金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互为引导,互为补充,充分体现“行知合一”的教学思想。

2.4 教学引领、学生主导

在“行知合一”教学思想主导下,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引领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导作用,知与行有机融合。

2.5 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授课教师可以在新鲜、生动的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升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理论、锻炼技能、感悟生命、体会职业精神。

3 “行知合一”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构建适合职业院校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职业院校中开展生命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是推广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必经之路。而在课堂中重视“行知合一”教学思想的引入与贯彻则成为教学正常开展的关键。

3.1 “行知合一”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1)激励自信,突出主体

生命化教学理念真正实现的体现就是学习主体获得了学习主动。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善待每一个学生,启迪每一个学生的智慧,相信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意义,这都是教育生命化思想的表现。生命化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真切感到对他们的重视、关怀与期望,让学生活得充实,活得有价值感、有意义感。

(2)学会学习,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校园教育只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并不是整个教育的全部;教育是贯穿于认得一生的,并不是随着从学校毕业就结束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如何有效地学习,掌握好学习的技巧和内涵就是为了将来学得更好,更懂得如何学习新知识。为了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就必须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以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基础,去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及技能。

(3)重视技能训练,提升内在素质

学科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在职业教育中居于核心的位置。技能做为一种技巧,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的,虽然训练的过程比较枯燥、困难,但只要是真正熟练的掌握了就会觉得趣味无穷了。

(4)行知合一,融入课堂

在体现生命化课堂“生命”这个本质的时候,我们还要以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融入“行知合一”的教学思想为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在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时候,既要包含理论知识又要兼顾操作实践,教学做有机结合。教学活动中要清楚的划分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让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

3.2 职业院校专业课生命化课堂教学流程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本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学生在完成工作任的同时,培养专业能力,锻炼社会能力,提升方法能力。将任务驱动与职业规范相结合,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依据职业标准,建立多维创新评价模式,充分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将职业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设计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明确任务→相关知识→计划与准备→任务实施→任务评价→小结→思考练习”7步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完成工作任务,如图1所示。。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教学时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的学习和动手操作有机融合,实现了“教、学、做”一体教学。经过若干个相互关联任务的学习和实施,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逐步提升,职业素养也逐步形成。

(1)明确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的技术要求及相关信息。

(2)相关知识:由教师分析讲解相关知识及工艺,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明确操作方法和要求。

(3)准备与计划: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准备工具器材,查阅资料,计划实施方案并填写任务书。

(4)任务实施:根据计划方案和操作方法具体实施,教师巡回指导,实施过程中注意规范操作,操作完成后需对施工现场的整理、清扫。

(5)任务评价: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包括自评、组评、教师评价等。

(6)小结:教师对任务实施过程进行小结,巩固相关知识点与技能点。

(7)思考练习:完成课后作业,进行一些创新思考。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指出,“人格教育和专业教育必须并重,才能够成就一个伟大的民族。”职业院校基于“行知合一”教学理念的生命化课堂正是致力于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专业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的摇篮,使学生学以致用、陶冶情操、感悟人生。

课题项目: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机械手驱动技术》课程行知合一教學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无锡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合一职业院校职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三线合一”用法多
人剑合一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