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30年代城市女性面妆的演变刍议

2018-05-14袁伊彤王鸣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变化美的意识

袁伊彤 王鸣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让女性对美的追求更加热烈。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的时尚女性对美的追求,对新面妆、新发型的渴望日益强烈,这不仅是女性审美意识主体的变化,也是时代的新旧思想意识的碰撞。作为繁荣城市的代表,上海女性的面妆呈现更多的多元性和时尚性特点。由于新鲜事物的涌入,此时女性面妆也随之出现了时代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性。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民国时期城市女性面妆的演变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变革的推进,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从民国时期女性面妆的变化的角度对现代女性面妆发展和创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1 传统审美观与审美意识的变化

1.1传统女性面妆审美观特点

20世纪30年代这段时间南京国民政府刚刚建立,抗日战争并未打响,西方的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中西文化交流变得愈加频繁。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国内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较为频繁,在良好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前提下,这一阶段的女性面妆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女性的审美意识也在空前的提高。这一阶段的女性面妆体现的是对自我的修饰,女性对化妆品更加青睐,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化妆来改变自身形象和气质,文化的修养。这一时期的人们在面妆的审美标准是干净整洁、仪容得体、唇红齿白、清新自然、流行与时尚。

1.2女性面妆审美意识的变化

人们审美的意识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也会因经济的进步而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因为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审美意识也会不断转变。20世纪30年代女性化妆品有一定的市场,根据前人的研究表明,女性化妆品主要包括护肤产品、清洁产品、护甲产品和香水等,此时广大女性对面妆的追求主要表现为皮肤光嫩白皙、唇红齿白、整洁清新为主要特点。此时女性的审美意识表现在对时尚的追求、对简约美观的提倡和健康自然的追求,这与现代的审美意识形态无出其右。

2 20世纪30年代城市女性面妆特点

2.1多元性

由于西方思想刚刚进入中国,所以在女性面妆上也呈现出多元性特点。一是我们所说的大家闺秀,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佩戴珠翠,裙子过膝,发饰配有彩结,追求清淡自然,体现出淑女的形象。第二类是20至30岁,在面妆面尽显雍容华贵,在配饰方面多用金银珠翠作为搭配,额前头发齐眉,多使用发油。另一类讲求的是艳丽新奇,面妆主要为浓妆,胭脂水粉无所不用其极,尽显光洁照人,发饰配有金银玉翠,尽显风情万种。另外还有欧式风格面妆出现,以清淡面妆和腮红为主,典型特点是不媚俗,多着西式服装,配有手套短袜等。

2.2时尚性

20世纪30年代上海女性的妆容是中国时尚的引领者,此时的上海已然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无论是女性的衣服還是鞋帽都成为全国女性追捧的代表,由于通讯不便,所以在时尚传播方面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2.3差异性

差异性的特点在多元性中已提及一些,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各类女性受文化教育影响也千差万别,所以对审美的认知也就有所不同,一些女性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追求自由和天性,在面装上表现为靓丽清新,雍容富贵、甜美。另一些女性受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穿着依旧保守,在面妆方面追求干净整洁,古朴自然,这一时期,差异性明显。

2.4盲目性

民国时期,潮流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风向标。西方思想涌入,女性对于潮流的认知,对于时尚的把握还十分初浅,女性对时尚面妆的追求更多表现在跟风与模仿,并为实现自有的风格,虽然对潮流大肆追捧,但不一定符合自身。

3 20世纪30年代城市女性面妆演变的原因

3.1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门被迫一点点打开,西俗东渐思想潮流引入中国。一方面,西方国家人口涌入中国,西方女子所谓的奇装异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中国女性的好奇。西方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如黑人牙膏、力士香皂、夏士莲雪花、口红,指甲油等化妆品中国,这些西方产品也改变着中国女性的生活。

3.2商业活动的刺激

由于西方资本的大量注入,人口的空前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商业百货公司应运而生,随之刺激了新的消费。而且伴随着广告的兴起,很多知名的化妆产品风靡一时,在刺激消费者消费的同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3.3摩登女性的示范

20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逐渐走入中国。以女性电影明星为代表的社会名媛开始进入人们的世界,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胡蝶,阮玲玉等。人们在追求偶像的同时,也会深受偶像妆容的诱导。广大普通女性群众也会效仿电影明星的妆容,发饰和服装。与此同时,交际花也游走在社会高层,这同样也会引起他人的效仿,与此同时,一些外国留学生回到中国,也推动着中国女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4 20世纪30年代城市女性面妆的现代意义

4.1对经济的影响

女性对美的追求也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西方大量资本不断涌入,我国经济贸易快速生长。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普通开放,也促进了美容装饰行业的发展,化妆品销售、染发烫发店铺鳞次栉比。上海地区出现的最早的服装店,而且在当时时期颇具规模。女性对美的追求促进了我国轻工行业的发展,此时重工业相对落后,女性崇洋媚外思想意识严重,我国自由的国货经济举步维艰。传统的服饰、布料销售无人光顾,可谓利弊相生。从现代角度而言,女性在面妆和自身形象上的消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4.2对思想意识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而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欣欣向荣重要体现。可以说国民时期女性对面妆方面的不断变化,也是思想意识不断冲击、碰撞的体现,在历史的新时代,女性对美的追求,也是我国思想文化不断进步、行为意识发展的体现。

4.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女性和男性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广大女性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民国时期,伴随思想意识的传播,女性拜托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将东方女性固有的美丽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健康、自然、自我、自由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

5 小结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传统的封建礼教在此时期被打破,中国人对审美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对自然、时尚、美观的追求。城市女性面妆的悄然变化是时代进步的缩影,是女性地位不断发展,男女关系平等的重要表现之一。女性面妆的变化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变革的缩影。但是这并不是中国广大女性群体思想意识、审美意识变化的整体,20世纪30年代城市女性面妆的演变只是时尚女性的代表,在此阶段,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现象仍然存在。文章所探讨的也不仅仅是城市女性面妆的问题,更是对这个时代经济、思想意识、文化之间碰撞的思考,也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参照民国时期女性面庄的演变能够对现代女性面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猜你喜欢

变化美的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打破平衡
这五年的变化
美的校 美的人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喜看猴年新变化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