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018-05-14宁涛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学法农村课程

宁涛

如何在农村小学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呢?这是我自从接手这门课程以来,一直关注和不断改善解决的问题。因此,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也让我获益颇多。对此做以下阐述。

一、利用资源、巧立主题、开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更具有开放性。这一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的开放,更体现在确立主题的开放。就农村小学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活动课程,它的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体现在:

(1)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

(2)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

(3)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

(4)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农村依山傍水,自然资源较丰富,然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使得农村的自然资源也在遭受着一些无知人的破坏,捕鸟、捕鱼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根据这个现象,我提议与学生共同探究一下“鸟是人类的朋友”主題活动。这一活动遵循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中,既可以由学生自行确立主题或项目,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建议的思想。研究学习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要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探究。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受书本束缚,又扩大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范围。活动课程资源是活动主题的源泉,决定着主题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实在农村可开发的主题很多,而且这样贴近孩子,贴近生活的主题让学生研究起来兴趣更浓。

二、激发兴趣、以学生为主、选择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就是开放性和探究性,对于天真活泼的农村孩子来讲,他们知识面比较窄,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课外阅读量与探究性体验活动都相对较少,不是教材上所有主题都适用。例如“小小摄影师”这样主题对于农村孩子来讲就不适合开展,只有从孩子们身边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教材中的主题。选择探究主题时依据孩子的兴趣、年龄特点和自身能力来选择,引导孩子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教材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把主题分为长期主题和短期主题,确定主题后,制定本学期学习计划。按计划分为校内、校外两个活动时间,主要是因为对于农村小学一线教师来讲,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很少,在农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受时间、空间、安全等因素的制约,所以计划要详细,主题要尽早选择,因此每个学期开学第一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应该让孩子们先了解教材,了解主题,确定本学期学习主题。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学习的潜能和动力,并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设置一种有利于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学习所需要的一切。

三、注重学法引导、掌握策略、指导学习

每次主题研究结束,都让我感到有意外的收获,看着学生对这样的课程这么感兴趣,而且研究起来的认真劲,真像是一个小小的研究员,这样研究历时时间长,需要有耐心,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掌握一些策略。

1.观察访谈

教师首先是学生群体的发现者,生活现象的发现者。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下。寻找学生探索活动的切入点,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2.问卷调查

针对学生热点话题,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明确学生所思、所想、集中课题范围。

3.启发生成

综合实践课具有生成性,在探索中,教师抓住问题生成点,引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研究,探索兴趣使问题研究不断深入。

4.有效的评价

是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动力,在实验中注重评价的策略。

5.作品展示

学生能够通过手工作品表演,文字资料的展示形成使其有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竞赛意识,提高自信心,自评,互相欣赏。通过客观自评,他评等形式。培养学生,公平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欣赏别人优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的良好心态。

6.课堂用语评价

活动中教师及时准确的评价,是使学生生成自信的加油站,使其在活动中克服困难,不断成功。

在整个实验活动中,首先小组合作,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捷径,学生依据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主题。自愿合作,分工,教师协助明确分工,指导方法。使学生形成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氛围。其次,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资源共享达到自主学习的起点,在学法的指导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学法指导要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条件。二是学法指导要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三是学法的指导,要以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为落脚点。

首先,教师在可以研究过程中渗透具体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实践,在调查过程中身体也调查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渗透实践的目的等。

其次,在每次主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从宏观上进行指导调控,发挥本门课程开放性的优势。

教师还应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给具体的学习方法,还要加强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探寻具有“本人特色”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的研究资源,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的学习方法做不同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总之,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任重道远,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还要在开展活动中给予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在实践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除此之外,就是教师工作要用心,认真工作我们能做到,但是用心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恰恰是走心的一门课程。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用心思考,引导孩子完成课程。从活动的准备阶段到活动实施阶段和活动的总结阶段。因此开展好这门课程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猜你喜欢

学法农村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新农村 新一辈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