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与行为问题的干预
2018-05-14黄石拨
黄石拨
一、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背后信息
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是开展教育教学根本依据,尤其是孩子的背景信息都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包括家庭成员的构成、成长史、病历史,以及其他背后的成长元素,所以家庭的背景调查,家庭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的生态环境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所以对于班上的孩子的家访,有的可能是家长的压力、有的是家长的溺爱、有的是家庭环境的不和谐、有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有的是社区的环境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各种各样影响,由于我们的智障孩子自身的承受、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极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又不善于跟人家倾诉或者分享,往往更多的转为一些奇异的行为现象,了解孩子们的背后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如我班的小康,刚来学校的时候一直都不说话,开始还以为是由语言方面的障碍,后来发现他只有在父母在的时候才会重复的简单说一点点词语,经过家访、与家长的交流等方式得到了原来他有一段不太寻常的经历,就是曾经在普通的小学上学过,由于沟通方式的问题,导致了跟其他同学存在矛盾,受到排挤,最后被迫转学来我们班,对他的情况深入了解后我们采取了先从其自信心的建立开始,给他更多的鼓励,让他有在家的感觉去进行学习生活。
二、做好学生的行为情况的纪录
不管是哪位孩子什么时候,当孩子出现相关的行为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客观、具体、细致的做好记录,比如出现孩子在课堂咆哮、尖叫,甚至打人、扔其他同学的学习用品等行为,可以运用《ABC行为观察表》《班级管理与教学行为检核表》将这些进行记录备案,作为行为问题解决方案的参考材料,为下一步教学目标、工作计划的拟定提供依据,我班的小康、小黎的情况就是得益于这些素材的支持,使得我们的团队有一个可依据的材料作为支持,有效解决行为问题。
三、在活动中根据孩子的情况拟定可达成的目标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在充分了解、记录了孩子的各种情况之后,通过组织班级教育团队进行综合研判,设定孩子的层次目标,再利用系列的主题活动为单元,以活动作为实施教学和教育载体,保证每一个活动的内容都设有孩子成长的对应目标。例如,在《我是小客人》,对于能力好的小白、小康我们就让他们学着制作小礼物,主动用口语跟人家打招呼、完成自我介绍等;对于能力弱的小黎,我们只要求他有手势进行打招呼,而对于小袁我们只要他会笑一笑就可以。这样,孩子的参与度就会得到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对应的提高。
四、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揣摩孩子行为的心理,进行正向引导
根据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落实具体的学科教育目标,同时还需要揣摩孩子的行为心理,有时候系列的行为就是因为心理的原因导致的,比如毫同学喜歡用自己的手摸人家的脸。跟谁在一起都喜欢用手摸对方的脸,一开始妈妈只是简单制止,说声不可以了事,然而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来说,对于语言的接受与理解真的是非常缺乏与不明,他只会觉得好玩,心里觉得我用手摸别人,妈妈就会跟我玩“放手”游戏,耳朵回响着“不—可以”。根本就不能够制止继续发生,甚至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就是孩子当着妈妈的面去摸另一孩子的家长的脸……怎么办?经过观察,他应该是想跟人家互动,只是家长没有理会他的意愿,不知道他的目的,更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伸手过来摸我的时候我马上用手跟他握手,并且大声跟他说“你好”“好朋友、握握手”结果发现他特别开心,很有满足感,于是我知道了,他其实就是想跟人家来一个互动,只是不会口语表达、手势的方位不对罢了。接下来的时间当他每一次伸手的时候,我都是同样的方式处理,并且将此方式告诉他身边的老师、家长等。并且更多的让别人主动在其伸手前直接跟他握手说“你好!”在课堂中我们也学习唱游《你好!》,在多方位的介入之后现在摸人家的脸的情况没有了。也有效地提升了孩子社交能力的一种表现,会跟人家“握手”。
五、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设立小“师傅”
在智障儿童班级管理、教育中,将教师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每一个学生。利用班级环境的布置、简明易懂易操作的班规、设立奖励排行榜、有学生课后放松的空间等,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团结的班级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孩子之间的互动往往都是双赢的,所以在孩子之间做好搭配,要求学生之间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能力稍好的带着能力弱一点的。课堂提问,激励能力比较薄弱的或者存在自闭行为的学生踊跃发言,并给以表扬和鼓励,即便只是一点点进步都不放过。对于存在行为多动的孩子采取及时提醒,帮助克服,转移注意,安排任务的方法,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老师上课中来,减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不忘留给每一位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
六、发挥游戏特有的功能
游戏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它能给孩子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发展。游戏对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中我发现孤独症的孩子刚开始不乐意参与集体性的游戏,因为突然让他走到大集体中,他的心理压力太大,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于是我以教学中的小游戏为突破口,每次在课堂中都鼓励施某模仿同学们的语言及动作,参与教学游戏并不断地对他进行表扬,甚至用他爱吃的食物作为强化剂,使他产生快乐感和满足感,逐渐地培养他对游戏的兴趣。课余时间让他找出同学的名字,或者老师说出同学的名字他来指,或者先和我玩拍手、背儿歌游戏,再让他进入三人组、四人组中参与小游戏,慢慢过渡到集体性的大游戏中来,逐步扩大他的交往范围,使他在游戏中增强与人交往的意识,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总的来说,有行为问题的孩子只要将班集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好,配合老师的智慧想办法去帮助孩子,他可以克服自身困难、改变行为问题、孩子的自身潜能挖掘,孩子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