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合作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2018-05-14刘秋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技能素养数学

刘秋梅

一、简析数学素养与合作学习

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校指导委员会在《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的说法,数学素养是主动探寻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的背景和本质的素养;熟练地用准确、简明、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数学思想的素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合理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的素养;对各种问题以“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从多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素养;善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的素养。

数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群体生活,既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只有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并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此看来,优化合作学习更显重中之中。

二、当前形势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来,我们大力提倡合作学习。

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班内分为若干小组,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们4人一组讨论,然后小组汇报。这种形式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的含金量到底是多少呢?需不需要学生合作学习呢?有没有给足学生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呢?这个问题学生们为什么要通过合作的形式来学习呢?老师们往往缺乏这样深层次的思考。于是,就会出现形式上的合作学习,这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合作。

三、优化策略

试想:一道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如给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将所学知识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每个学生会获得各自不同的发展。

但怎样达到这种效果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就从以下五方面作简单探讨:

(一)抓住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关键的。当学生对研究的内容发生兴趣,仅凭自己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又很想知道“为什么”时,学生合作的愿望就非常强烈。此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才是最佳时机,也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佳功效。只有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优势,才能真正懂得:要想做好一件事,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只有在合作学习中尝到“甜头”,才会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合作。

再次强调: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合作学习呢?就是当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学生研究问题的强烈愿望的时候。

(二)创设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彻底放松,具有安全感或得到精神上的鼓舞;提供充裕的时空环境,让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使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挥;给予热情的帮助环境,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创设真诚的激励环境,适时适当的鼓励,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三)传授合作学习的技能技巧

在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时,还要关注学生合作技能、技巧的提高。比如,基本的合作技能包括,在群体中,管好自己,用正常声调说话,按顺序说话等。即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在群体当中,与大家共同学习,不要游离在小组之外,这是最基本的。用正常的语调去说话也很重要,往往很多学生是不会用正常的语调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还有一些复杂一点的合作技能,包括会鼓励同伴,每个人都参與活动,经过判断接受别人的观点,帮助他人。可以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降低由教师一人控制课堂的权利,当学生分享这份权利的同时,教师应该也必须教给学生一些技能,使得这种权力分享真正扩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取得的发展,这样在有序的合作中,学习才能有实效性。

(四)适当给学生留白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合作学习,意在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合作学习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质疑中放手让学生学数学,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五)活用“正确”“错误”两类资源

要学会“把坏事变好事”,即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这个资源。学生说的正确,做的正确是一种资源。老师可以通过这种个体形式的意见启发大家,形成共识。“错误”同样也起是一种资源。教学中应该感谢“错误”。如果学生不犯错误,教师怎能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上的问题呢?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出现问题和偏差,要让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通过“错例”引发学生反思,在反思中教育大家,在反思中提升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四、结束语

在数学活动中,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地探索数学的本质,体验数学的精神,进而学到数学知识,学会数学的思维,掌握好数学的方法,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慢慢感悟和理解数学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数学素养。

唯其如此,当有一天学生离开学校之后,他也许忘记了许许多多的数学公式和定理,但他在头脑中能够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周密的考,能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清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处理在非数学领域遇到的问题等,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公民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技能素养数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拼技能,享丰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