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8-05-14仵宏伟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

仵宏伟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多的认为,科学的课程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品质、情感、方法和科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自主学习的培养,已成为目前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首要任务,现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进行肤浅的探讨:

一、培养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科学兴趣是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兴趣是顺利地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浓厚的科学兴趣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科学内容和科学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还要激发学生对科学活动结果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恒心,提高学习的自觉程度。

1.利用直观教具,唤发直接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直观的教具,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常识课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片、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唤起学生对某一课题的直接兴趣。

2.利用趣味实验,激发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具有希望把自己作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心理特点。” 如今的学生,不再满足老师教给他们多少知识,而更多的学生则喜欢给他们自由探究机会的老师。在常识教学中,有很多机会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时,总是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引导他们自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例如,实验的操作便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并没有让学生按部就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所指定的步骤操作,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确定实验的目的,制定实验方案,组织学生集体研究完善论证实验方案,然后按自己制定的实验计划开展实验研究。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总会找到很多办法,当然他们获得的绝不会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技能的内化、升华有利于逐步形成一个人的科学能力。任何科学问题的认识与掌握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技能与能力,还要具备科学精神。学生科学知识、技能与能力,他们的科学精神,要在他们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要尊重他们的个性与特长,促进其自主发展。

首先,开展科技活动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挑选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搞一些简单的动手操作,了解一些浅显易懂的科技知识,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中高年级学生可安排小制作、小发明等制作内容,可要求多读科普书籍,多做科学小实验,认识一些科学家,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恰选相应的科技实践活动。其次,还要注重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引导他们发挥吱声的特长,求得自主发展。

再次,全员参与科技艺术节,提高科技创造水平。学生的科技实际操作能力只能在将创造性的设计方案付诸实施或在具体生动的实践过程中淋漓尽致得以显示。科技活动的开展,只注重少数人的“表演”不行,必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身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要精心呵护青少年在科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积极开展科技创造发明活动,树立典型,给予表扬和奖励,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营造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探索、想象、质疑、发挥,拓展他们的思路;让学生各显其能,积极动脑动手,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其内在的敢于质疑、思索、探究、创造的科学素养。

三、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的学习方法比有限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科学方法的核心部分是科学探究。何为“科学探究”?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就是科学探究。教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有科学探究的方法。

一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的问题。二是要让学生学会提出假设或猜想,学会搜集有关的信息或证据,学会进行判断、推理和决策,学会同他人交往,并且能与他人共同合作、一起来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各种科学的探究方法之后,他们才会学到更的科学知识,才会有更多的创造发明,才会终身受用。

四、多角度精选题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科技輔导教师要随时捕捉有关信息,把握视点,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土壤”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灵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一,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加强科技氛围。第二,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交流学习。第三,从课堂教学、科技活动、校外活动三个不同层面入手,全面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

鼓励学生对有关热点话题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假期和休息日,对有关话题调查访问,写出自己的科技论文,比如“为拯救母亲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节约用水,爱护环境”“变废为宝”“沙尘暴距离我们有多远?”。开展科技论坛,把学生自己经历调查、质疑、求证的论文在论坛上发表出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耐性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

总之,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所作的有益探究,所取得的感性认识仍然是初步的、粗浅的。身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应不断地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并结合学校实情不断地进行尝试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与意识和对自然万物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
梦想中的学校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