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8-05-14莫江鸿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探究评价

莫江鸿

一、精心选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精心选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的“问题”,应该是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 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数学知识中有一些容易混淆、需要加强思辨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容易产生争论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讨论价值。

二、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人为宜。二是分组应遵循“以优带差,以优促差,组与组竞争”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

三、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内应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可以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先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知识的全过程

1.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一位老师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的性质时,出示了2=20=200这样一道算式,带着期待的目光问学生:“你能用适当的办法,让这道算式成立吗?”。一番讨论后,有的学生说:2元=20角=200分;还有的学生认为:2米=20分米=200厘米,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教师趁势质疑:如果只允许加上两点,你还能使这个算式成立吗?通过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自然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新知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

2.加强实践操作活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的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更好地建立暂时的联系。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3.鼓励学生设疑置难

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才能常长进。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疑置难,让学生处于认知的矛盾之中,让学生处于悬念之中,让学生产生“新奇”,顿生“愤悱”之感,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激起他们的探索意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老师首先通过三组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小的比较:第一组等底不等高,第二组等高不等底,第三组既不等底也等高。对第三组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进行比较时,学生就茫然了,陷入了困境,短暂思考后,一学生提出:“如果能知道它们的面积大小具体是多少就好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教师抓住契机,激发他们的求知、探索的欲望。“你能有办法知道它的面积吗?能大胆地试一试吗?”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分组研究,共同探究出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剪拼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方法……。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没有就此罢休,再一次把学生置于认知冲突之中,“你有办法知道一块很大的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明白刚才的方法有局限性,还必须想出“新招”,学生这个问题的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通过设疑置难,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情境,使学生想探索,能探索。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心理需求,使其产生发展的动力。

五、注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补充和提出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總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才能发挥出这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探究评价
设问引导探究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