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幼儿画画的兴趣

2018-05-14王君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小蝌蚪毛毛虫绘画

王君

绘画活动应是幼儿易于表达自己内心和想法的一种沟通形式。美幅作品里面都藏着许多秘密,观察孩子作画的过程,可以了解孩子的性格和气质,透过孩子的作品,可以看到孩子们天真而又可爱的内心世界。所以,在这语言发展不完善、词汇积累不丰富的幼儿阶段,绘画则成为了孩子能说出心声的一种释放途径。

在一次中班的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先组织幼儿参观户外的一棵银杏树,通过远观、近看、用手摸、几位小朋友环抱等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和认识银杏树后,再组织幼儿进行绘画。

每组投放了纸和水彩笔,教师没有示范,只是让孩子们根据刚才在户外对银杏树的认识,来完成今天的作品。

活动刚开始,有孩子迫不及待的打开水彩笔,选择了一根接近树皮的颜色,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长方形,几乎占满了整张纸,然后满足的把笔放回去,开始在这个长方形上面画上许多绿色的点点和黄色的点点;还有孩子开打笔盒,犹豫了一下拿了一支绿色的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扇形,然后旁边画了一下黄色的圈圈;还有的孩子则是拿出粉色在纸上画了一个斜斜的长方形,旁边还有小朋友,然后再最右面画出了一棵小树;一些大胆的孩子,挥毫泼墨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开始按耐不住,急着要跟老师分享,这时听到了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我不会画!”是的,从开始到现在手里只拿着笔却还没有下筆的小朋友看到人家的作品都完成了,现在有些着急了。

其实,从活动的开始,老师就注意到了这样的一部分幼儿,他们或不拿笔或拿出笔不动,老师想进一步进行观察,并没有加以引导。当孩子们看到别人的画画完了,心理有点着急了。所以开始向老师发出了求助信号。

虽然,绘画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都会在这面镜子前展现自己、表现自己。

《纲要》中指出:“教育与发展之前,既要尊重幼儿的主题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对这些幼儿,教师只有认真分析,影响其的心理因素,理解其不同的绘画行为,找出适宜的指导方法,因人施教。

一、老师,我不想画

在绘画活动中,还会有这样的声音,孩子很不屑的看着桌子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想画!”这里的潜台词可能是“这个太没意思了,我才不画呢!”或者是“我又不知道怎么画,我不想画!”再或者是“都画那么多次了,还画,我不想画!”

没错,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孩子们觉得这个没有意思,他们不感兴趣。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

(一)抓住孩子的好奇心

幼儿的好奇是天性,对每样没有认识的东西都充满了兴趣。所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是组织活动的重要部分。

兴趣是幼儿画画的内在动力,适当的选材、有吸引力的材料、幼儿独立操作的乐趣等等都会成为夺取孩子好奇心的因素。

1.好玩

活动内容的游戏性、趣味性是吸引幼儿的关键。将绘画活动的主题,拟人化、卡通化,让孩子在玩中画。例如:再画一条毛毛虫,由很多个圆相互连接而成,这时老师说:“孩子们,今天我们就来用许多圆连起来画个好看的毛毛虫。”可能孩子们也会很开心,但绘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老师,我不……”的声音。若换一种说法:“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虫虫,他很贪吃,而且长的非常快,看他有一个圆圆的头,每吃一口就长出一个圆圆的身体、每吃一口就长出一个圆圆的身体……”这时,孩子们会更享受这其中的乐趣,拿起笔想起来的就是一口一口喂出一只贪吃的毛毛虫,而不是枯燥的画出一个毛毛虫。

2.适合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会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所以在题材和材料上都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小班的幼儿可以给青蛙妈妈画出小蝌蚪、中班则可以画出小蝌蚪的好朋友们、大班则可以画出小蝌蚪的长大等等。

(二)抓住孩子们愿意说的评论点

1.教师多听

幼儿的作品是一种内心的映射,没有好与坏。这次老师的主题是春天的花,冬冬拿出深棕色的彩笔在纸上画了几个图形,老师并没有阻止和引导他,而是让他继续完成组品,等到冬冬把作品交给老师,老师留住了孩子,让冬冬讲讲他的作品,孩子指着画纸的一侧由长方形、圆形,还有伸向纸的另一侧的一个条形的图形说:“这是一个大吊车,接着指着条形下面的一个红色的大圆点说,这是用老吊车送给老师的花。”

这样一幅充满童真和爱的作品,谁能说不是一副好作品呢?

2.幼儿多说

在评价幼儿作品中经常会用好看不好看这样的词语。其实,现在很多的作品,我都是不能用这样封闭的形容词来表达对其的看法,孩子的作品更是如此。所以在评价的环节中,不如让孩子多说,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说说别人是怎样画的,看看自己通过画表现了什么,看看别人的画自己想到了什么,这样的评价不仅不会给孩子造成打击,还会为下一次的活动激发灵感。

二、老师,我不会画

日常绘画活动中,经常听到这个声音。这里的独白是“怎么下笔才好呢?”“画错了怎么办?”“画不好啊?”等等

是的,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孩子胆怯了、顾虑了、不知道怎么下手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抓住孩子的心理

这样的孩子可能会自尊心强、谨慎、胆小等,所以需要老师帮助。我们要根据孩子的需要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二)抓住美好的回忆

幼儿的情感是非常敏感和丰富的,怎么会有孩子不能表现出来呢?主要是因为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当时发生的事,如果不记录下来,就会很快记不起来。所以在一些场景画之前,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回忆,想一想那一天、那一次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样帮助幼儿对那些无意记忆进行加工成为作品的内容。

幼儿的绘画总会被各种因素所影响。作为老师要正确面对孩子说出的“老师,我不……”,灵活巧妙、因人施教地激发幼儿兴趣,指导幼儿大胆表现,让幼儿在每幅神秘的画中表现自己的快乐,在享受中爱上绘画这种神奇的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小蝌蚪毛毛虫绘画
彩色毛毛虫
可爱的毛毛虫
小金鱼和小蝌蚪
小蝌蚪
毛毛虫中的异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桥/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