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018-05-14容红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教会段落选材

容红梅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就非常的有必要把怎样学习的方法教会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的学习,那样学习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如何在课堂上既让学生领悟方法,理解内容,又能让学生运用方法,写出文笔通顺流畅的文章。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沥血之作。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教会学生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读写同步,让课堂绽放异彩的。

一、从句子入手,学会遣词造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很好的阐释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要培养学生养成这个习惯,我们还是要从一二年级开始着手抓。语文课程标准要明文规定,一、二年级要培养学生听说习惯,会写简单的句子。所以我觉得,一、二年级是个基础,我们就要好好的帮助学生打好这个基础。让学生在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前提下进行说句与写句的训练。

1.明确“句”这个概念

我认为,在学生学会拼音的基础上就应着手进行句子的训练。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注重教会学生什么是句子,句子后面应使用句号等常识。学生明白了“句”这个概念之后,然后教会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2.确立“写”这个目标

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读得很流利,但总有点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因此,教师就应适时的在读的基础上安插写的任务。学生会说了,就让他们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很多时候,会说不等于会写。要求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既要把句子写通顺,又要把字体写正确,写端正。由浅入深进行训练,要求学生每天都写一个自己创作的句子。对于能写出好句的学生,大力表扬,并把他的作品张贴在宣传栏,让同学交流、学习。以此增强学生创作的欲望。坚持这样做,学生是会有话可写的。

3.弄懂文章“四要素”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课文的教学中,也应该适当地点拨“四要素”。当然,教师不必告诉学生“四要素”这样的名词术语。但在教学中,可以问:你能找出这段话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吗?你知道这段话主要说了那个人的事吗?她在哪里?做了什么事?一旦遇到叙事的课文,坚持落实“四要素”的教学,学生就会找出文段中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词语。久而久之,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渐形成到一个共识,要告诉人家一件事情,就必须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从片段出发,学会突出重点

以低年級的说话、写话为基础,到中年级时就要注重教会学生写好片段。懂得如何把事情叙述完整,如何突出某种事物的特征,如何围绕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这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关键。凡是教过中年级的语文老师都知道,三年级是一个转接阶段,阅读、作文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如何教会学生阅读,如何教会学生写作都成了老师们为之绞尽脑汁的头等大事。要教会学生作文,就必须有阅读的基础,在课堂的阅读中学会相关的写作方法,让他们成为捕鱼能手。中年级课文内容,段落结构比较明显。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更要让学生会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在段的教学中务必做到精讲多练,认真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可从下面两方面体现:

1.授之于渔,掌握段落结构特点

在中年级的课堂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段落结构的教学。对于段落结构知识点明显的段落,要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什么结构的段落,它有什么特点。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多读文章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或关键的句子进行理解、总结出相关段落结构的特点。

2.水到渠成,体现写作的能力

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即通过领悟模仿,把这种构段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使学生尽快掌握段的内涵和习作框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逐渐形成一种能力。如教学承接段这个结构。以事情发展为序或以时间先后为序,组合成句与句的承接关系。这种段落结构在写人记事的课文中较为常见。

三、从选材入手,体现布局谋篇

高年级的学生注重于篇章的训练,语文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选材的指导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多看相关的作文。只有多读才会引起共鸣。从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选材。我认为,教会学生如何选材的方法,作文时才会布局谋篇。有了选材这个思维过程,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1.在课内阅读上指导选材的方法

高年级的语文教材,都进行了单元的归类,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范例素材。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中,做到理解内容与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确立中心,选择怎样的材料来服务于这个中心。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就要精辟,既能做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学会作者怎样选材。

2.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写作的技巧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这么多年,最感困惑的就是学生的作文干巴巴的。有时有了好的题材也不会把文章写通顺,写连贯。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会怎样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因此,课外多读相关作文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指导课应该根据作文教学的规律,先指导写什么,即选材立意,再指导怎么写,即怎样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对于小学生而言,指导写法应该采取读中学写方式。

总体来说,如果每个年级都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落实好同步读写的教学任务,那么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让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继续把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给学生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在“万卷书”中寻找规律,在“笔墨”之中辛勤耕耘。那么,我们的同步读写课堂一定会绽放异彩的。

猜你喜欢

教会段落选材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奥本大学:一个教会你热爱生活的地方
画与理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我爱你,妹妹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What I've Learned So Far
选材“碰头”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