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综合实践课程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

2018-05-14李晶莹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兵马俑课题课程

李晶莹

一、课程的构建

1.学生课程学习小组的建立

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建立指导课题,全年级学生从指导教师给定的课题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加。个性化的选课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非常有益,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全程都热情高涨,主动学习、交流,能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完善课题,解答问题。

2.教师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立

教师设立的综合实践课程包含文学、政治、历史、物理、地理、生物、社会科学、行政管理等多个学科,针对性强、专业性高。当学生到达研学地点之后,班级解散,学生按事先选定好的课题小组重新集结,整个活动所有事宜由指导教师全权负责。

3.综合实践学习手册的编写

综合实践学习手册的主体部分一般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场馆游览为序的普适学习单,包含多门学科知识,所有同学必须完成。普适学习单可以从学生踏上游学的交通工具开始。第二部分是分组综合实践课程学习单。例如《找寻植物园中的历史人物》《万生苑植物寻根》《植物园的管理和发展》《梦回唐朝——当“唐三彩”遇上唐诗》、从陕西博物馆看古代中国乐器发展的历史》《兵马俑的表情想象》等。学生依据综合课程学习单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教师改变传统育人模式,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还原生活情境,亲历生活过程,给学生感受自然、感受社会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社会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历史、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体验积累中上升到生活体验的实践。

4.综合实践课程与中高考对接

纵观近几年中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中高考试题的新热点。例如,15年中考试题考察了关于天坛的知识。16年考察了古代编钟和明代的福船。这都体现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的第六条:可以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西安做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华民族的摇篮处处可见古人的博学智慧。例如兵马俑青铜剑的研究就涉及到形态记忆合金的知识。陕西历史博物馆中青釉提梁倒灌壶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红陶小口尖底瓶的自动倾倒汲水功能巧妙利用了重心的位置的改变,西周的柞钟是成语“五音不全”的来源。新一轮的中高考改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引导学校多元发展,中高考将更宽、更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成为中高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立显得尤為重要。

二、构建综合实践课程必要性

1.利用社会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21世纪需要阅历丰富、视野开阔的人才,死读书、读死书是培养不了人才。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是一所大学校,能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综合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拓展”和“补偿”知识的多面性与全面性,引领学生“登高望远”,增长见识。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将置于一种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形式是带着课题参观,随时向老师、导游、工作人员甚至游客提问、采访,不再是单纯地从书本知识到记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亲身体验过程与方法,比起单纯课堂学习、阅读书籍丰富阅历更具深刻性,对开阔学生视野更有成效。

2.调动学生积极性,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讲台当作自己教学的演艺场,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综合实践课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研究课题,利用社会资源,走出课堂进行实践学习。学生参观过程中认真记录、提问、咨询、采访,晚上回到宿舍进行资料整理,提出新的问题。这就成为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个人意志、情感就会凝聚为动力和学习需要,学生就会主动、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

3.培养独特性,由“统一性”转变为“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研究课题,比如,喜欢历史的学生,走进兵马俑,学生实地考采访,进行《兵马俑表情想像》《舞俑对舞蹈的影响研究》。喜欢美术的学生可以实地写生,将整个实践活动都是用一幅幅作品表现出来,既具独特性又具创造性。另外还突出“体验性”,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 。学生走进西安碑林、兵马俑制作工厂亲手制作兵马俑,学生那么兴奋、积极,面对成功的作品那么自豪。体验使学生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领域、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到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与人格的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4.学习模式多样化、研学成果多元化

无论在北京植物园还是在陕西西安,学生在出发之前编写调查问卷、进行课题相关内容的梳理,在列车上、博物馆内与教师、导游积极讨论,在园区内采访游客,用纸笔、照相机记录学习的过程,最终上交了解决问题的画册、诗集、影集、泥塑、结题报告、文本资料、调查问卷、出行攻略、绘画书法作品、旅游路线图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将独特性、创造性、艺术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中有6名同学获得朝阳区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35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参与课题的指导教师均获得朝阳区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溯源于孔子,孔子周游列国治学精神是现代游学的始源。游学,顾名思义为游与学,融合了游与学的内涵本质,既是调研又有遐思、既是锻炼又兼求证、既是凭吊又多访谈。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可以记住10%他们所读到的、20%他们所听见的、30%他们所看见的、50%他们所听见且看见的、70%他们所说过的和90%他们所在做一件事情时所说过的。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们亲身考察到、体验过、经历过的会让她们记住90%,这样的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丰富文化底蕴、树立科学精神、提升艺术修养的平台;这样的课程使学生在品德、学业、志趣、责任意识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提升;这样的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这样的课程为教师的全面成长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契机。

猜你喜欢

兵马俑课题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中国出土2100年前的迷你兵马俑
社会版(五)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挖“兵马俑”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