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应培养的学习习惯

2018-05-14柯霞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书写习惯小学生

柯霞

一、抓“坐姿”习惯

这是最基础的习惯,上课要端正坐姿,这个相当重要,它不但有利于小孩子的生长和发育,还决定了孩子的听课效率。有些孩子因为坐姿不正,他上课不但没有专心听讲,还有可能在做其它的事情。要知道小孩子的自控力是很差的。

二、课前“摆好课本”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在每一节上课前都要准备好本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这样可以节约1~3分钟的时间,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有些孩子下课铃一响就冲出教室去玩,上课时才在书包里去找书,更有甚者,要等到老师说要什么才去找什么,这不但影响他的学习,还影响了课堂纪律和上课进度和效率。

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困难在哪里,带着问题上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及时复习,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及时复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听讲”的习惯

这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首先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其次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小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教学语言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同时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小学生听讲情绪。

五、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发问的习惯

质疑,即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的总是会学习的学生。

六、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动手操作的习惯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来获取新知。

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创立人人动手操作的机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动脑想象,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七、做“作業”的习惯

一是按“时”完成,不论是什么作业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二是按“质”完成;三是按“量”完成;四是“检查”作业;养成自查作业习惯的同时领会出一些解决其他非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学、练、查、思的全过程中增长才干。

八、认真“书写”的习惯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自查作业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每个字,每个数,每个运算符号都认真书写。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受到影响,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结合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书写不规范的现象,举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书写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九、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言语,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出错、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十、 培养学生劳逸结合、合理支配时间的习惯

繁重的学习,应注意劳逸结合,时代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是“高分高能高素质的人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还能通过动手动脑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增进身和心的健康,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只有熟练之后才能形成习惯,所以在讲清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具体要求、标准后,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要他们现身说法,号召大家照着做。要善于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同时教师示范带头,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楷模,使学生有榜样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一点一滴培养成的,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家长的言行举止,孩子是全看在眼里的,因此家长也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最后,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和独立性。要让他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要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去问家长或别人,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做家长的不要马上告诉他答案,要让他自己想想办法;实在想不出来,再慢慢引导他让他自己找到答案。这样他才能学会不依赖别人独立思考,才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不断的提高学习能力。

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就可以使人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完成任务的整体目标以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上,良好的习惯在一个人一生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这么说,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习惯,他就成功了一半。小学生的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它们是相互相承,互不可缺的,因此,只有 把各种学习习惯有机的配合,才能让同学们养成真正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书写习惯小学生
习惯
上课好习惯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好习惯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