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体会分析

2018-05-14黄文霞黄成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护理

黄文霞 黄成珍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将鼓膜穿刺术应用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并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提升治疗效果,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可观。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临床护理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耳鼻喉科中的常见疾病,患者在临床中多伴有鼓室積液、听力下降等症状,而鼓膜穿刺术是首选治疗方案,但却容易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实施一些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帮助[1]。基于此,本文选择本院7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6.5±5.4)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病程(3.1±0.6)年;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6.9±5.8)岁,病程8个月~8年,平均病程(3.3±0.7)年。所选择研究对象在临床中均伴有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骨膜呈现出淡黄色;均行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组间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多项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行常规消毒以及局麻,在与鼓环位置3cm处进针,将液体抽出之后拔出,并将外耳道口塞紧,然后行间断吸引措施,在吸引完全之后将橄榄头取出,行糖皮质激素治疗。

1.2.2 护理方法 予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全面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主动与其进行有效交流,了解内心状况以及真实所需,鼓励以及引导其进行主诉,并针对性地进行疏导以及缓解;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2]。2)术后护理。术后2h,护理人员需要将其外耳道口的棉球取出,帮助通气;术后1周内均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是否存在渗血以及渗液现象,便于一旦出现异常,可及时报告医师并行对症处理;嘱咐患者术后需要保持外耳道干燥以及清洁,不可挖耳朵,力争降低发生感染以及并发症的几率;确保咽鼓管、鼻腔通畅,术后行常规抗生素治疗。3)健康教育。根据每位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等,选择易懂、可接受的方式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帮助提高认知水平;嘱咐多进行锻炼,并按时到医院检测听力;教导正确的耳部按摩方式、捏鼻鼓气等方式,便于确保耳窍内能够有气体进入[3]。

1.3 评判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治疗效果:治愈:耳闷胀感等多项临床症状均消失,积液完全吸收,鼓膜颜色恢复正常;显效:耳闷胀感等多项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鼓膜颜色有所恢复,积液基本吸收;有效:多项临床症状以及鼓膜颜色等有所改善,听力有所恢复;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

满意度情况选择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判,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纳入到软件SPSS 19.0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是完全明确,但多认为与感染、咽鼓管功能异常、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存在关系[4]。对于此疾病,多选择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是因为对患者机体带来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而且术中所使用的药物能够对病变部位直接产生作用,将患者耳内的积液、分泌物等及时且有效地清除,从而改善炎症以及症状,最终改善听力[5]。

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时候,在围手术期内,许多患者由于缺乏对手术以及疾病的了解,可能会担心手术的安全性等,导致内心不安、烦躁、恐惧等,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对于行鼓膜穿刺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由于观察组应用了全面护理干预,在手术前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护理,疏导与缓解内心所存在的负面情绪,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术后通过对其讲解手术的禁忌、如何有效预防并发症、实时监测病情等,最大程度帮助巩固手术的效果;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其正确看待疾病,并丰富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从而帮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治疗与护理工作中来[6]。

综上所述,对于行鼓膜穿刺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扩大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可观。

参考文献

[1] 王纯洁.鼓膜穿刺术联合鼓室注药术对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0):115-116.

[2] 袁小静.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1):168-169.

[3] 柴广宇.70例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6,37(11):2825-2826.

[4] 陈倩倩.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20):148-149.

[5] 张云山.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04):68.

[6] 雷波,田兴德,刘燕青,等.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穿刺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12):34-35.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护理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评价
婴幼儿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初探
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3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