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研究要有想象力

2018-05-14黄鸣奋

阅读(书香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愿景维度

黄鸣奋

网络文学研究,既是对网络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又借鉴了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技术哲学、语言哲学、信息科学等诸多领域的理论成果,因此呈现出与传统文学研究不同的风貌,逐渐形成了包含独特范畴、命题与范式的体系。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网络文学研究从整体上说,仍然落后于网络文学前进的步伐。

就研究方法而言,人们比较习惯于从传统文学理论汲取营养,试图将网络文学塞进某个固有的框架,让它和既有的思维模式接轨。虽然一些学者也表现出对跨学科研究的兴趣,但往往局限于平移或引入其他学科的概念或原理。相比之下,具备前瞻性的网络文学研究,则显得薄弱。这和网络文学本身的日新月异不相适应,也和移动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难以协调。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想象力在网络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对此,可从下述角度加以把握:

愿景想象力,指对于网络文学的憧憬,以一定的社会理想、审美理想和文学价值观为依据。网络文学研究,不能只满足于诠释既有作品、汇总出版数据,也不能只停留在充当有关网站或集团的书记员,而应当对网络文学做出包括作品愿景、生态愿景在内的理想表述。这种表述,未必追求定于一尊,完全可以百家争鸣,但希望既基于网络文学的实际又超越网络文学的现状,能够吸引志同道合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方面共同奋斗。就媒体而言,网络文学以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为平台。這一设施的总体发展趋势是有迹可寻的,例如业界预测所透露的5G、语义网、星际网开发,还有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普及等。这些预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成为网络文学展望的参考系。

维度想象力,指设身处地,从不同学科、不同角色观察网络文学的多个侧面。目前,网络文学已经成长为身态丰满的庞然大物,不仅产品总量、积累速度令人叹为观止,而且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日趋广泛。如果我们局限于就文学论文学,就难以把握网络文学的全貌。倘若能够超越自己作为研究者所属学科的限制,在观念中转换视角,并结合相应的社会调查,那么就有可能观察到网络文学作为智能集成、通俗文化、增值服务、信息资源、潜能表达、迷宫艺术、互联天下、舆情动向和IP形态等的多个侧面,以此为基础形成网络文学的整体观,为理论创新提供条件。

交互想象力,指在跨文化、跨地域、跨行业、跨学科、跨时代的对话中激发创造灵感。网络文学研究,倘若仅仅将读者预设为当下同行小圈子,那么其影响力是相当有限的。实际上,网络文学本身已经迅速向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环境渗透,网络文学研究完全可以将多种类型的读者当成自己的对话伙伴。即使仅仅在观念中扩大预设读者的范围,也有助于激励创新思维。如果在实际文化交流中组织起跨界对话和研讨,那就更有启发意义了。

上述三种想象力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网络文学研究而言,愿景想象力包含了对所在领域发展趋势及理想目标的基本判断,维度想象力将上述判断展开为包含多重视野和层系观念的具体观点,交互想象力则探索上述判断、观念及其表达形式与预设读者的对话渠道。它们完全可以和其他类型的想象力交相为用,丰富理论思维的内涵,开拓归纳、演绎和类比之外的学术探索新路径。

实践已经证明,想象力是网络文学创作之母,引导人们去创造引人入胜的虚拟世界(愿景),对社会生活别具只眼(维度),诉诸网络用户(特别是网生代)的心灵(交互)。实践也将证明:想象力同样是网络文学研究创新之母。网络文学研究可以有自己的愿景(如建立具备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等),可以有自己的维度(如形成网络文学心理学、网络文学伦理学、网络文学传播学、网络文学社会学等分支),同样可以有自己的交互(如网络文学评论家与大数据分析师的对话、网络文学任课教师与IP开发商的对话等)。这一切,都离不开理论意义上的想象力。

(摘自“光明时评”)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愿景维度
一起向未来
调查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