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课

2018-05-14赵旭强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首歌曲洋芋西北

赵旭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结合临县本土音乐,制定校本特色目标,对比感受西北民歌的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

1.《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2.音乐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教学难点:

探究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学方法

范唱法、听赏法、谈话法、分组讨论法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高亢的西北腔》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唱首歌曲,大家感知一下这首歌曲,

并且告诉老师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歌曲?

演唱《圪梁梁》引入民歌,介绍我国多民族文化,导入多彩的民歌。

(1)介绍民歌、民歌的特点、类型

在介绍民歌的特点如变异性时,就民歌《孟姜女调》和临县地方小调《光棍哭妻》让学生聆听,寻找相同点和异同点,从而以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得出民歌的流传变异性,更深刻的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教学过程

高亢的西北腔

(一)《上去高山望平川》

1.风格特点

师:首先我们让我们走进青海,欣赏一首青海的“花儿”。听完后告诉我,这首民歌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哪里?

生: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上下两个乐句的旋律线有何特点吗?

生:上句由高而低,再由低而高,下句由低而高,再由高而低,回环往复

师:一唱三叹,使奔放高亢的气势和沉郁顿挫的情怀融为一体,也使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在流动的旋律中一览无余、直泻千里。

2.采用了真假声结合的方式

使歌曲显得格外地道朴实。另外这首歌曲寓意深刻,我们再来听一遍,大家想一想究竟蕴含了怎样的寓意和哲理呢?

生: 好像在述说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受阻,

生:揭露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及其旧礼教迫使人们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

师:说的很好,所以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如何的?深沉的。但是深沉中我们又感到了坚定的力量。鼓励人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要勇敢地去追求、去实现。

(二)《刨洋芋》

1.简介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着大家去山西挖土豆了。你们听农民在地里一边劳动一边还有歌声传来。

我们来感受下农民在劳作时心情是如何的?

生:收获后喜悦的心情。

2.思考歌词创作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特点

生: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先用“土溜溜的蚂蚱”作起兴,而后进入真正要表现的主题“刨洋芋”。用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借景抒情。

3.那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唱一唱。(模唱)

师:旋律可以分成几个短句呢?四个。

那四个短句有何联系区别呢?

生:都是以第一樂句旋律为基础,有的重复它,有的变化它。

师:这种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就叫做合头换尾或是换头合尾。这种创作手法给人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艺术美感。

4.复听歌曲并请2名同学上台作表演,表现劳动的情景和收获的心情。

5.听无伴奏女声合唱版的歌曲。

(三)《脚夫调》

1.最后我们再去陕西看一看,这里生活着一群特殊的人群“脚夫”。让我们听一听,当他们常年赶着牲口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时又是唱着什么歌曲。边聆听边体会脚夫赶脚时的心情是如何的?

生:从歌词上听出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2.师:那从旋律上是如何体现的呢?歌曲上句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一起即伏,呈下行状态结束在了调式主音上,正是这种下行表现了一种低沉、压抑、愤懑的心情。

3.歌手采用陕北方言,加了许多装饰音。

三、总结

欣赏了这三首歌曲我们知道了,由于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际的黄色土地,自然环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作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又带着严峻和深沉。

四、拓展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三首西北民歌,接下来是民歌展示环节,教师教学生跳舞,跟着音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起唱,一起跳。

五、小结

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这些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对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肩负起继承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要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猜你喜欢

首歌曲洋芋西北
大将军搬砖
自大的马谡
缠海鞭杆—西北棍
搅动在灵魂深处的洋芋
赞美夕阳红
狭路相逢
永远的洋芋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