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学生自主创新之学科竞赛培养创新意识

2018-05-14王永科郝琳

科技风 2018年25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意识职业教育

王永科 郝琳

摘要:结合职教学生自身特点,论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加大对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创新课程的必修学分、课程设计溶入创新、开放创新实验室等手段,构建创新意识培养平台,建立创新教学奖励制度。教学效果表明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是職业院校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意识;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十八大以来,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根据文件精神,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支持鼓励举办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大赛、创意设计大赛和创新科研项目研究等活动,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12]

1 职教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培养

职业院院担任培养未来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是人才培养主要阵地和前线。传统的教学方式目前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形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深入探索和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力求满足现代职业创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教育本身是螺旋式上升、循环反复的过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自觉自主参与学习,成为良好学习习惯的主人。同时教师应该常引导启发学生发问。不管学生的问题尽不尽如人意,教师一定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充分鼓励学生发问,做到学生不仅善于思考,同时做到会思考考和有效发问。学校和师生的重视学生的创新构思,并予以支持协助,对有价值的能够展开实施,能得到多的鼓励或奖励。结合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遇到的问题,主动开发动脑和动手,协助学生完成创新思想的形成与实现。通过校报、板报、海报、科技兴趣表演、科技小比赛、广播宣传等多形式予以大力宣传;经常展示参加比赛获奖学生的比赛作品和事迹,再其他学生中树立榜样的力量,以此激励其他学生向获奖的学生学习;也可以借助网络课堂、微博微信平台进行交流,组建科技兴趣小组和设置一些有奖科技活动,增强趣味性与参与性。

2 学科竞赛培养创新意识

2.1 设置创新课程的必修学分

增加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创新实践学分,促使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鼓励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技能学科竞赛的实践活动,[35]增加对学习课程和专业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动手设计制作作品,倡导个性发展,实现个体上创新例,例如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撰写创新思维计划报告,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并总结创意创新结论,实现不同学生有不同创新施展空间。

2.2 课程设计溶入创新环节

将科技竞赛的内容创新融入课堂,现在大学的课程都很单一,除了设置一些基本的实验和实习课程之外,没有其他特别的课程,既能够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其他活动。科技竞赛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大部分的科技竞赛活动都与实际生产实践为出发点的,重点就是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是否能服务于实际生产实践。学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科技竞赛项目,把理论知识良好的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竞赛中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再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将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的内容融引入理论课堂和实训车间,不仅可以增加理论课堂和实训车间学习内容的有效性与趣味性,活跃理论课堂和实训车间学习气氛,同时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在轻松的气氛中激发创新热情。[6]例如在设计电力拖动配盘接线时,有部分接线留给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现某些功能;在焊接电子元器件时,有意接错一些元件,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或设计另外一种电路;提供一些材料,给定实现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自己加工设计实现给定的功能。学生在“学中做、学中用、做中想、用中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动能和“奇思妙想”,勇于将“奇思妙想”变成“金点子”和“原始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新的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2.3 开放创新实验室

为实验室配备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有创新能力的老师专门指导学生的创新活动。针对科技大赛设立技能实践创新班,班级学生是为大赛培养的,针对相关大赛设置学习的课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以各类在研的创新课题提出申请,通过审批后进驻创新实训室或实验室,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平台。

2.4 以赛促教

以科技创新竞赛为手段,鼓励学生通过专业优势互补、多学科配备、年级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团队,支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例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全国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河南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 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让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在大赛过程中能明确任务,需要完成任务构思、方案设计、元器件选型、制定加工等工作,团队明确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分工,比赛中完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树立。

3 总结

把学校课堂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和学科竞赛有效的结合,通过参加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竞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术技能动手能力,为学校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改变和弘扬工匠精神氛围的形成以及创新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让学生在校就能将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资本,是职业院校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万英,何山.现代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基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5960.

[2]李梦卿,刘晶晶.我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特征与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8,2:4553.

[3]宋雪丽.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7,3:151152.

[4]王菊霞.基于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7,48:193195.

[5]韩冬梅.高职教师课堂教学敏感、价值效应及生成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8186.

[6]丁淑辉;李学艺;王海霞.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维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259260.

作者简介:王永科(1983),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创新意识职业教育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