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018-05-14王秀巍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中华课文

王秀巍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在课题中 在情境导入中 在词句理解中 在问题解决中 在课文分析中 在朗读指导中。

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是中华民族历代精选流传下来的、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按照传统道德基本内容,中华传统美德可包括爱国、明智、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势、求新、勤俭、奉公、务实等内容,这对于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陶冶他们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加强以德治国,培养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学校和主力军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

语文学科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息息相关,虽然我们决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但在语文课上对学生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善于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在课本之中,利用好语文课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只要老师选好切入点,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寓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还可以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下面,我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谈谈我的做法。

一、在课题中渗透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例如在教《我不能失信》,我抓住课题问:为什么不能失信呢?同学们经过阅读《我不能失信》一课,知道了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揭示题眼“不能失信”的内涵,使学生知道宋庆龄为教小珍叠花篮没有去伯伯家,她是一个守信用的人,我也要像她那样做一个讲信用的人。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

二、在情境导入中渗透

在教学探究活动中,想方设法通过导语引入、背景介绍、播放乐曲、表情诵读、动情讲解、质疑提问等环节或手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或氛围,使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境界”中,与文本中的人物“见面”,让文中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使之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使学生随着作者的感情变化,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在词句理解中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如《开国大典》是要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养花》是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情操等。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位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在学习《手指》这课抓住“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引导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所以再讲这个句子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四、在问题解决中渗透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要使学生对文章真正理解,必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产生求知的欲望,寻求正确的答案的同时,又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如我在教《骄傲的大公鸡》这一课时,我请同学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表现公鸡骄傲的语句来,然后通过对句子的朗读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公鸡是非常骄傲的。我又提问:与孔雀相比,小蜜蜂,小青蛙怎么样呢?找 出有关语句。通过比较,让公鸡的骄傲自大与小蜜蜂,小青蛙的谦虚礼貌形成鲜明对比。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谦虚礼貌的传统美德教育,在行动上对学生提出要求。另外,很多课文是通过记事来写人,在这些人物身上集中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受到人物崇高理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

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把抽象文字符号描述的事物还原,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可以增强学生置身其中的感觉,激发他们潜在的情感。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文章的描写很优美,但学生并未真正到过桂林,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就可以先出示中国地图,了解桂林在祖国的位置,在结合课文朗读,观看漓江水的录像,以图画再现情境,使学生在有形、有声的画面中直接感受漓江水的风光之美,仿佛身临其境,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漓江水的特点,更能动之以情,感受祖国河山的秀美。

五、在课文分析中渗透

文章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流向,而这又往往通过情节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剖析,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发展,从而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月光曲》一课,在揭示课题之后,我以贝多芬“听到、走近、弹奏、飞奔”为线索,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扣住核心,层层诱导。在同学们理解贝多芬触发创作灵感和酝酿过程之后,抓住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两个因素:情和景,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又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时,在分析“孔子不能决也”时,问学生:“那么大一个学者,怎么会在两个小孩子面前承认不知道呢?你是怎么看的?你是怎么看孔子的?你喜欢孔子吗?喜欢他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六、在朗读指导中渗透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既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更是学生陶冶性情,体悟思想的过程。因此对一些情节感人,語言生动的课文,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体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以及设问、反问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的。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课堂中所传授的不应仅仅是学文识字,而应该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发动学生、组织学生,让他们广泛、自觉、热情地参与传统美德教育并将其当作工作的重心,使肩负着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的他们,成为把传统美德继承与发扬并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那么传统美德教育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能真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语文课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因素。挖掘这些因素才能找出语言文字训练与传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同时把传美德教育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好让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传统美德教育让思想品德教学更实效》

《将传统礼仪教育渗入语文教学》

《青少年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中华课文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做人美德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