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康复课在唐氏患儿教育中的启示

2018-05-14王鑫彤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王鑫彤

摘要:音乐康复课作为一种新兴手段和方法,能促进人左右大脑均衡发育,能有效培养唐氏儿童的认知和表达能力。音乐康复教育研究是对于提高特殊儿童的协调运动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有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音乐康复 唐氏儿童 启示作用

一、音乐康复课的内涵

运用音乐康复教学的特殊性,激发特殊儿童的听说兴趣,音乐是开启人类灵魂的钥匙,所以说“音乐启智”,唐氏患儿主要特点有,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且注意范围窄;感知较慢,识记能力差且保持时间短;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平衡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差,所以他们说话自信心受到很大压抑。但是他们喜欢唱歌跳舞,喜欢和别的小朋友做游戏等,在活动中显得比较活泼开朗。这时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大好机会,利用音乐的旋律、节拍等来发展智障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唐氏患儿在唱中学,在学中动。在唱与动中学习并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唐氏患儿的听、唱、动的兴趣。每个唐氏患儿的智力发育、情趣爱好,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和接受能力都不同,优美的旋律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心灵。

二、音乐康复课在唐氏患儿教育中的启示

(一)音乐节奏训练促进身体康复

音乐康复课中包括身体康复和节奏训练环节,在课堂中可加入二者相结合的游戏,选择小动物进行不同节奏速度的体能训练,例如,“动物园里欢乐多”设计出很多小动物来进行节奏训练,小鸟的节奏是轻快的,大象的节奏则是又慢又重,青蛙的节奏是慢的,加上教师可以编出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在体能训练上加点难度,让学生通过视频觀察火车在启动时、在启动中和火车在停下来的节奏变化,通过“火车”让学生感受节奏由慢变快,由快变慢的过程,这样的节奏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能,还锻炼了学生的反应判断能力

(二)音乐康复课可以改善特殊儿童的负面情绪活动

唐氏患儿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心理认知能力不足,情绪经常出现焦虑、紧张、失常等表现,同时,特殊儿童受交往范围的影响,对人的防御心理很强,还会出现自伤和攻击性行为。通过音乐康复课,让她们听些舒缓的音乐,全身心得到放松与释放,特别是一些特殊儿童十分感兴趣的音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唐氏患儿注意力保持时间短,音乐课只有不断变化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利用音乐节奏和旋律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康复课可以改善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唐氏儿童见到陌生人后经常出现的行为就是躲避和退缩,不善于与陌生人接触和交流,表现出了极强的防御行为。通过音乐课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合作与互动才能完成目标,欢快音乐的感染,增强他们之间的信任和安全感,使他们学会主动与人交流,改善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音乐康复课可以充分发挥特殊儿童的自我表现欲望

音乐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容易引起特殊儿童的喜欢,增强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律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孩子感受音乐,让音乐刺激听觉,产生形象,再以动作来表现音乐,鼓励孩子将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表现在动作中,用身体来表现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多给孩子去探索、想象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孩子积极的自我表现欲望。在音乐康复课课的教学中,利用音乐与舞蹈等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情绪,做一些放松训练,手眼协调训练等,有效地安抚学生过激的情绪行为,通过音乐与律动的相结合,能使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从而又能增强听说兴趣,参与能力、正确感受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生活中的美与乐。

参考文献:

〔1〕于雪琴.音乐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7(21)

〔2〕张瑜.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J〕.文化教育,

〔3〕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第1版〔M〕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2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