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谐横趣,齿颊生香

2018-05-14张克锋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贵重苏子苏轼

张克锋

“记”作为中国古代散文常见的一种形式,很受中国古代作家的喜爱。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自然也喜爱这种文学形式。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不像他的其他“记”有太多的政治际遇的成分,这是一篇纯粹记人的“记”。前人已对这篇名作有多个角度的评析,我读了这篇名作后有自己的感受,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本“记”虽只有简洁的三段文字,但却塑造了文与可“画家”“哲人”“良师”“益友”四位一身的鲜明形象。

第一段“与可之教予如此”一句之前,都是文与可绘画的心得,可是作者的转述。这里从正面表现了文与可作为一个画家“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对画的布局技巧的理解,“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对灵感的正确认识,以及画家“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的对灵感的真实把握。接着,作者写到自己的“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又联想到一般人的“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的情形,这些都同文与可构成对比,从侧面表现了一个画家踏实、勤奋的优秀品质。这样,一个画家的形象才丰满而具体起来!

苏辙赠赋时的话,更是运用了比兴手法,不仅夸赞了文与可是像“庖丁”“轮扁”一样的“画文”,更是让“未尝画也,故得其意”的“哲人”。因为夫子将“道”“托于斯竹也”。

作者安排苏辙赠赋这一情节,在手法上是留白,让读者去想象文与可用自己的方法作画的情形;在内容上,呼应前文“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照应后文“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在选材上,属于对文与可行动的描写。这样安排,可谓四两拨千斤,手段高矣!

第一段的最后,作者说:“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作者在这里并没有与弟弟对比贬低弟弟的意思,而是肯定文与可的画可以让不懂画的人领悟其中的“道”,而像我这样的人,不仅可以领悟其中的“道”,还可以领悟其中的“法”,含蓄的表现了文与可是一位知行合一的“良师”这一形象。

文章第二段写了“处理袜材、对待万丈竹、对待《筼筜谷》之咏”三个环环相连的故事。从内容上讲,分别是表现对绘画、对技法、对生活三个方面;从手法上看,分别运用了意外法、悬念法、巧合法三种手法;从目的上,又分别侧重表现人物的某一个方面的品质。

“处理袜材”这个故事,由“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到“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是一个意外;从“与可厌之”到“袜材当萃于子矣”是一个意外;从“初不自贵重”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是一个意外。三个意外,表现了一个对绘画态度非常严谨的画家形象。

俗话说,欲要工其事,必先利其器。文与可画竹要“拟将一段鹅溪绢”,可“足相蹑于其门”者皆“持缣素而请”。这件事“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这“士大夫”中,当然有作者,且可能是拿这个“口实”说事最多的,文与可要让他尝尝同样的滋味。其实,这正反应了文与可的“贵重自”,他不想自己和自己的画,成为闾巷俚语间炫耀和攀比的噱头,他要“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用最好的画纸作流芳百世的画作!这样看来,文与可最初能被认为“初不自贵重”就是一个意外和误会,这一连串的意外之后,作者是要表现一个“贵重自”的画家形象,这种写法给读者何尝不是一个意外!

“对待万丈竹”的故事,自然是顺着“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生发出来的,面对作者的歪曲之解,“与可无以答”,那为什么还说“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这里就要讨论“答”的意思了。此处的“答”,不是“回答”。那么,“答”究竟作何解释呢?我们看下文:当苏子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时,文与可说“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所以,此处的“答”应是“答应”的意思。当初不答应,最后还是没有答应,这是因为文与可吝啬吗?如果说苏子当初的曲解是玩笑,那他“因而实之”:“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的说法对于高层次的画者就是错误了。所以文与可“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中国画讲究“神似”,文与可的“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观点就是“神似”画論的体现,而从苏子的话,就看出他还停留在“形似”的阶段。他所言“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应该是这件事以后的事了,所以文与可“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是指导他如何作画了,这也是此文以“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作为命题的原因所在!

我们回过头来看“苏子辩矣”中的“辩”的意思,是苏子当时绘画实际水平的表现!还是错的。第一次是故意错的,第二次是自以为是错的。苏子当时的真正目的是要纠正自己的错,却不知道自己还错。此处的“辩”为“纠正”义。

“对待万丈竹”的故事,其情节可以这样理解:苏曲解——苏纠正——文启发,这三个环节中,前两个环节,苏轼无论讲实际的竹子,还是讲竹子的影子,都是在讲“形”;面对这个糊涂的苏轼,文与可就用具体的画作让苏轼感受如何体现“神似”。这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悟到绘画真谛的经过,看似苏轼主动,实则苏轼被动。

“对待《筼筜谷》之咏”一事,自然是由“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引起,作者开他“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的玩笑时,巧合的是他“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

但这个巧合中蕴含着作者技法的玄机:

1.这三个故事,从第二个开始,总是因上一个而起,实际上是否符合中国传统章回体的写法?

2.在洋州做官的人,让一个仕途不那么顺的人为他作《洋州三十咏》,这其中得需要多少坦荡?

3.“贵重自”的文与可“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为何还要告知对方呢?

我们最终从2、3两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益友!

苏轼的散文“信笔挥洒,姿态横生,文笔似闲散,意脉却流畅而完整”,这篇文章就是围绕“与可于予亲厚无间”组材,使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中心的,真不愧是一篇流芳千古的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贵重苏子苏轼
能人怎么写?
不在现场
从善如流
找朴
苏轼错改菊花诗
我爱你,祖国
苏轼吟诗赴宴
手持棍棒敲打鼎——“败”
爱,真的有这么贵重吗
我被克隆了